小学儿童父母体罚的基本特点
【摘要】:目的:考察我国小学儿童遭受父母体罚的基本特点。方法:采用Straus编制的亲子冲突解决策略量表测查938名小学儿童的父母。结果:63.2%的小学儿童父母在近半年内对孩子实施过体罚,实施体罚的平均次数约为8次;我国父母使用最普遍的体罚方式依次是用手打孩子的屁股,打孩子的手、胳膊或腿,打孩子的脸、头或揪孩子的耳朵,体罚孩子最多的身体部位依次为屁股,手和胳膊;父母对男孩实施轻度体罚和严厉体罚的普遍性及实施严厉体罚的频繁性均显著均高于女孩;父母对一、二、三年级儿童实施轻度体罚和严厉体罚的普遍性显著高于对四、五、六年级儿童的体罚;低中社经地位家庭中的父母对儿童实施轻度体罚和严厉体罚的普遍性及实施严厉体罚的频繁性均显著高于高社经地位家庭的父母。结论:在我国,父母体罚的普遍性和频繁性均较高,且其发生情况与儿童的性别,年龄和家庭的社经地位有关。
|
|
|
|
1 |
谷传华;张海霞;周宗奎;;小学儿童的社会创造性倾向与教师领导方式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年03期 |
2 |
刘蓀鉅
,趙俊杰
,李山川
,郭成英
,戴乾倫
,莫浩雄;小学儿童形象与語詞記忆特点的初步实驗研究[J];心理学报;1964年02期 |
3 |
杨巍峰;小学儿童对有意义材料的遗忘进程之规律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1997年01期 |
4 |
张庆林,徐展;小学儿童规则发现的类比迁移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2期 |
5 |
徐彩华,张必隐;小学儿童双字词意识的发展与阅读理解[J];心理科学;2000年06期 |
6 |
孙守超;小学儿童行为障碍及对策[J];山东教育科研;2001年Z2期 |
7 |
程学超,谷传华;母亲行为与小学儿童自尊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年04期 |
8 |
刘文,杨丽珠;小学儿童个性结构研究[J];心理科学;2001年06期 |
9 |
田学红,方格,方富熹;小学儿童空间物体位置编码(I)[J];心理学报;2001年04期 |
10 |
李正花;深化改革对小学儿童的心理影响及其调适[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年04期 |
11 |
傅根跃,陈昌凯,胡优君;小学儿童集体主义意识研究[J];心理科学;2002年05期 |
12 |
方格,田学红;小学儿童对日常生活事件时间关系推理能力的初探[J];心理学报;2002年06期 |
13 |
陈会昌,谷传华,贾秀珍,双赫,饶锋,任芳,张荣华,单玲;小学儿童的交友状况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3期 |
14 |
王磊,谭晨,寇彧;同伴冲突解决的干预训练对小学儿童合作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4期 |
15 |
肖浩宇;张庆林;史慧颖;;小学儿童提问能力的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1期 |
16 |
吴剑;蒋威宜;;孤独感及我国小学儿童孤独感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Z2期 |
17 |
左志宏;邓赐平;李其维;;两类数学学习困难小学儿童抑制控制水平的实验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7年01期 |
18 |
薛文霞;;小学儿童自尊发展的特点及其与同伴接纳的关系[J];社会心理科学;2007年Z3期 |
19 |
杜红梅;;小学儿童生活事件类型与应对方式特点[J];中国妇幼保健;2008年29期 |
20 |
刘红;王洪礼;;209名小学儿童的孤独感与友谊质量、同伴接纳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