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吉益东洞医学思想刍议——兼论其对《伤寒论》在江户时期传播的影响

向静静  
【摘要】:吉益东洞从《伤寒论》中获得"万病一毒"论的学术思想,并依据《伤寒论》著成《类聚方》《药征》等方药之书。东洞提出的"万病一毒"论及其所著药物书被广泛应用于江户中后期流行病的治疗中;与此同时,亦使张仲景的《伤寒论》在江户时期的医家中受到广泛关注。此外,东洞及其弟子们所著的《伤寒论》注解书进一步推动了《伤寒论》在江户时期的传播。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向静静;;吉益东洞医学思想刍议——兼论其对《伤寒论》在江户时期传播的影响[J];中医药文化;2019年05期
2 耿建国;;《伤寒论》教学回归临床的实践与思考[J];继续医学教育;2014年12期
3 张瓅方;;对经典课程伤寒论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科学中国人;2017年09期
4 何大群;;中医《伤寒论》教学中方证教学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年31期
5 何赛萍;;图表在《伤寒论》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中医;2012年12期
6 杨军;;《伤寒论》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年22期
7 郜文辉;;《伤寒论》教学方法与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03期
8 杨静雯;耿建国;车念聪;张秋云;高连印;杜宇琼;;经典为本 立足临床——参与《伤寒论》实践教学感想[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0期
9 孟梦;耿建国;付修文;杜宇琼;高连印;;学以致用,提高能力——参与《伤寒论》实践教学体会[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0期
10 刘敏;李成卫;;多媒体技术在《伤寒论》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航空航天医药;2009年10期
11 任存霞;;《伤寒论》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年02期
12 高翔;;循证医学与伤寒论[J];陕西中医;2008年04期
13 张沁园;张成博;胡春雨;;《伤寒论》教学中科研能力培养的启示[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4 樊讯;;《伤寒论》教学的几点体会[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5 李赛美,朱章志,蔡文就,吴浩祥,万晓刚,张横柳,刘敏,彭万年,贾晓林;《伤寒论》回归临床教学效果的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6 赵鸣芳;《伤寒论》教学体会[J];中医教育;2000年06期
17 王孝先;《伤寒论》标准化考试改革探讨[J];新疆中医药;1998年03期
18 刁军成,蒋小敏,汪栋材;《伤寒论》病案分析计算机教学研究[J];中医教育;1999年01期
19 黄家诏;谈《伤寒论》教学的若干问题[J];高等中医教育研究;1994年01期
20 陈光华;何赛萍;;漫谈《伤寒论》教学与改革[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芳;罗洋;;《伤寒论》学习方法刍议[A];《临床心身疾病》杂志学术研讨会综合刊[C];2014年
2 赵永生;;《伤寒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李赛美;熊曼琪;朱章志;蔡文就;;《伤寒论》课程建设10年回眸[A];仲景医学求真(续一)——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黄家诏;邓远美;杨宏宝;赵岩;杨仕权;;试谈《伤寒论》的创新教学——开展《伤寒论思维与辨析》选修课初步体会[A];仲景医学求真(续一)——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方剑锋;李赛美;;浅议多媒体技术在《伤寒论》教学中运用[A];仲景医学求真(续二)——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陈子康;李赛美;;《伤寒论》临床教学案例拍摄要点与体会[A];仲景医学求真(续二)——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国骏;焦锟;李爽;;关于构建《伤寒论》“问题式—讨论式—自主式”教学模式的思考[A];仲景医学求真(续二)——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董正华;张玉英;;转变教育观念 加强能力培养——《伤寒论》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A];仲景医学求真(续三)[C];2009年
9 王树鹏;谷松;朱辉;林大勇;;《伤寒论》等级考试意义及命题原则[A];仲景医学求真(续三)[C];2009年
10 李赛美;朱章志;蔡文就;刘敏;吴浩祥;万晓刚;贾晓林;陈子康;;基于案例库建设的伤寒论教学改革[A];仲景医学求真(续三)[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国为;何梦瑶生平与学术思想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韶轩;《伤寒论》临床教学视频资源库的建立与教学应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邱钟兴;《伤寒论》视频案例库的建立和教学运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陈子康;《伤寒论》教学与临床多媒体资源库建立与实践[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4 权成民;《伤寒论》与《东医寿世保元》的关联性比较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张蕾;经方医案研究——经方医案的沿革[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6 王兆;清末御医力钧中医文献整理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7 李明轩;柯琴及其学术思想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年
8 罗启盛;陈焕堂《仲景归真》学术思想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米鸿宾;一部解读《伤寒论》的珍贵佳作[N];湖南日报;2017年
2 山东中医药大学 李心机;为什么要学与怎样学《伤寒论》[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3 李赛美 朱章志 刘敏 方剑锋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六梯级”《伤寒论》课程体系构建与应用[N];中国中医药报;2016年
4 樊粤光 王庆国 李赛美 李宇航 朱章志 刘敏 方剑锋 王保华 刘树林 万晓刚 罗广波 黄开颜 蔡文就 熊曼琪;“六梯级”《伤寒论》课程体系构建与应用[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5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张秋霞;弘扬中抓精粹 继承中寓变创[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6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主任 赵德喜;中医要成才 须啃“硬骨头”[N];健康报;2019年
7 李赛美 熊曼琪 陈纪藩 广州中医药大学;经典回归临床[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8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 王强;2500年前中医是成熟科学吗[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9 ;李致重:学经典医著须“猛火煮”“慢火炖”[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10 林培政 吴智兵 李赛美 林昌松 林兴栋;重经典 强临床 促应用[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