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成分对光吸收规律的实验研究
【摘要】:本实验研究不同血液成分对240~800nm波长光的吸收规律,结果表明:1)A,B,AB和O型血对光的吸收、透射规律相似;2)全血、红细胞、血浆和血清在600~800nm时吸收率小于5%,而透射率达95%以上;3)全血、红细胞、淋巴细胞在416.57±1.90,542.71±1.80,578.57±1.81nm出现了典型吸收峰,血浆、血清仅在416.57±1.90nm处出现明显吸收峰。
|
|
|
|
1 |
吕运明;;神经对血液成分的影响[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1956年03期 |
2 |
兴安,张祯;血液成分的应用及注意事项[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20期 |
3 |
熊国欣,钱晓燕;He-Ne激光对瘢痕组织影响的实验研究[J];激光生物学报;2000年01期 |
4 |
程国义,程念政;激光防治“古文物”锈蚀的实验研究[J];应用激光;1996年06期 |
5 |
李新华,怀素芳,牛齐明,张建华;激光治疗龋病机理的实验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
6 |
刘文清,吴兴无,郭强,张长秀,季广德,王峰平,王佩琳;激光表面清洁的实验研究[J];量子电子学报;1996年03期 |
7 |
喻维新;乌龟血液成分的初步检测[J];动物学报;1983年02期 |
8 |
谭军;;不同速度等速运动对人体尿液成分和血液成分的影响[J];科技资讯;2007年20期 |
9 |
何福元;侯天德;;中华大蟾蜍冬眠期和非冬眠期(活动期)血液成分的比较[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4期 |
10 |
邱明新,周政卓;脉冲氩、硫和氧激光[J];中国激光;1981年08期 |
11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镀膜组;上海光机所激光薄膜五项科研成果最近通过鉴定[J];中国激光;1984年06期 |
12 |
陈芳远,易小平,杨华德,邢少辰;不同波长的激光对水稻胚芽中可溶性蛋白质及同工酶的作用[J];激光生物学报;1992年02期 |
13 |
谢晓芬
,宋晓羽;激光发展概况[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05期 |
14 |
潘佰良,钱育军,喻森明;用于PDT系统的金蒸气激光器[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6年01期 |
15 |
;简明消息[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6年12期 |
16 |
程乃怠;激光在舞台艺术中的应用[J];照明工程学报;1999年02期 |
17 |
;鲁豫黑苏赣五省激光(光学)学会联合学术年会论文摘要[J];激光技术;2000年05期 |
18 |
李玲玲;激光在农牧业中的应用[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0年04期 |
19 |
陈黎梅,曹力,吴大进;关联色噪声驱动的单模激光的光强关联时间[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8期 |
20 |
袁兴起;赵琦;陈延如;陈建仕;周木春;;散射光法探测微米群粒子场粒子性质的应用研究[J];光学精密工程;2005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