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芪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红芪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80%乙醇回流除去蛋白、氨基酸、单糖、双糖、低聚糖等杂质,并用热水分离提取红芪多糖,以葡萄糖作为换算因子,绘制标准曲线,用蒽酮-硫酸分光光度法对红芪多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检测波长为625nm,得到葡萄糖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6.3263*c+0.1271,R2=0.9917,线性范围为0~0.2mg/ml。该测定方法供试液在2h内显色稳定,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平均回收率100.53%,RSD3.0%,测得红芪多糖的含量为6.62%。结论蒽酮-硫酸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准确,可靠,可作为红芪多糖的测定。
|
|
|
|
1 |
王新玲;王茜;马彦玲;海力茜·陶尔大洪;贺冰;;红芪根中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J];新疆中医药;2009年04期 |
2 |
李冰;封士兰;刘小花;马丹;李晓东;胡芳弟;张怡沛;;HPLC测定红芪药材中红芪多糖的含量[J];中成药;2008年05期 |
3 |
钟岩;潘浦群;王艳红;初丽伟;;苯酚-硫酸法测定鲜人参中多糖含量[J];时珍国医国药;2008年08期 |
4 |
任莉,许爱华,鲁萍;HPLC法比较2种银杏外种皮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含量[J];中国新药杂志;2005年08期 |
5 |
马军守;熊双丽;金虹;;甘谷红芪酸性多糖的纯化及结构初探[J];食品科学;2009年09期 |
6 |
黄勇;张金亭;李金花;于文斌;赵丽茹;王德清;蔡广知;;不同配方培养基对小刺猴头子实体多糖含量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
7 |
向东山;;藤茶水溶多糖含量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J];中国公共卫生;2010年09期 |
8 |
钱枫;左坚;潘国石;刘宏;;安徽产主要黄精品种的多糖含量测定和比较[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
9 |
叶尔达·吐尔孙别克;纳·才布克苏仁;;野生蒙古蒲公英不同器官多糖含量测定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
10 |
郑海金,王勤,侯世勇,王兴宇,段志兴,尹万勤;甘肃武都米仓山红芪研究——Ⅱ.红芪水提液对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1期 |
11 |
吴刚;秦民坚;康继川;季祥彪;;不同产地天麻质量评价[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7年01期 |
12 |
毛小娟,王军志,王凤连;红芪多糖和黄芪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1989年06期 |
13 |
徐建军,海力茜,王小青,常军民,张煊;新疆红芪的化学成分研究[J];华西药学杂志;2005年03期 |
14 |
赵长琦,李广民,王军;中药红芪中降压有效成分γ-氨基丁酸的薄层扫描测定[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3期 |
15 |
韩平,李小川;黄芪与红芪中游离氨基酸成份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
16 |
胡芳弟,封士兰,赵健雄;RP-HPLC法测定红芪中两种异黄酮类成分的含量[J];中药材;2003年09期 |
17 |
郝丽晓,窦爱兰,高天爱;红芪与黄芪不同成分的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S1期 |
18 |
刘方明,李志孝,孟延发,陈耀祖;红芪多糖RHG的分离纯化及化学结构[J];药学学报;1997年08期 |
19 |
王锐
,吴爱国,陈耀祖;红芪化学成份分析研究Ⅲ——红芪、膜荚黄芪、蒙古黄芪微量元素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4期 |
20 |
贾志强,董其祥,周小英;红芪根、茎、叶中总皂苷含量比较[J];西北药学杂志;2001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