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七个衡量标准

赵永昌  
【摘要】:即研究与开发能力。这是技术创新能力基本要素,它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企业只有通过R&D,才可能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才可能把科技知识物化为新的产品和设备,才可能形成或创造新的生产工艺和方法。所以R&D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技术前提和基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晓云,郑辉昌,邹碧海,袁建新;石油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J];中国石油企业;2005年06期
2 陈铁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调查及统计分析[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5年01期
3 尹晓波;竞争态势下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J];运筹与管理;2005年01期
4 萧泽新;浅论企业技术创新[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1995年02期
5 ;加快科技进步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J];中国科技产业;1999年11期
6 韩超群,赵维双,王育红,李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沈阳工业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董中保;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机理研究[J];科研管理;1994年06期
8 龚晓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软件产业化[J];软件世界;1999年10期
9 张亚;技术创新:中小企业发展的助推器[J];中国投资;1999年04期
10 张家骕;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对策[J];管理世界;2001年05期
11 陈雅丽,朱新轩;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评价指标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03期
12 ;“十五”期间全国技术创新的主要目标和任务[J];中国经贸导刊;2002年13期
13 金颖;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思考[J];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14 迟兴臣,刘瑜;浅谈现代企业的技术创新[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3年08期
15 连燕华,郑奕荣,孟宪棠,王友顺,穆素娉,马晓光,于浩;企业研究开发与技术创新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4年04期
16 孔峰;贾宇;贾杰;;基于VIKOR法的企业技术创新综合能力评价模型研究[J];技术经济;2008年02期
17 郑士贵;法国最富于创新的企业给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启示[J];管理科学文摘;1996年07期
18 王为民;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突出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1998年04期
19 杨树芬;增强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J];中国科技月报;1999年08期
20 贺晓琴;试论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战略[J];世界经济研究;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开;夏鑫;;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勇;周振;;论社会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巴特;;“技术创新”是“知识经济”的重点和主流[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4 殷浩;;新产品开发及技术创新的重要性[A];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殷浩;;新产品开发及技术创新的重要性[A];2010全国机械装备先进制造技术(广州)高峰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6 ;抓好技术创新 促进技术进步[A];全国纺织科学技术大会资料交流材料汇编[C];2004年
7 方丽;;企业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源开发[A];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5年
8 房东升;孔平;丁春红;;企业的“矛”和“盾”——浅谈知识产权与企业技术创新[A];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5年
9 林学明;席斌;米红;;区域创新系统的系统结构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莉;武桂莲;;开发专利文献信息 促进企业技术创新[A];现代图书馆的人本主义思考与实践——2002江浙沪晋图书馆中青年论坛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平;中石油集团自主创新机制及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童长凤;中国区域技术能力增长:技术学习的视角[D];兰州大学;2009年
3 范世涛;技术创新的制度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4 李卫东;技术创新与企业组织结构选择[D];厦门大学;2002年
5 杨晶晶;经济开放促进技术创新的理论及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6 张子峰;公司治理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孟祥红;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测度理论与实践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8 王齐;环境管制促进技术创新及产业升级的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胡海波;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及其评价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张纯洪;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奇志;提高株化集团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2 李兴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3 刘艳红;促进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何云峰;中国建筑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5 上官春莲;我国大型航运企业技术创新研究与探索[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6 刘晓琳;企业技术创新评价体系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7 潘安平;建筑业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8 李文博;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分析与对策研究——西安华光电子有限公司技术创新实证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9 项阳;贵州铝业公司技术创新分析[D];西北大学;2003年
10 李冶;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湖北京山轻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李世发;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N];中国包装报;2000年
2 家观 辛文;通信产业如何技术创新[N];中国电子报;2000年
3 孔德涌;从奥运比赛看我国技术创新[N];光明日报;2004年
4 郝趁义;关于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的思考[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2年
5 曾冬菊;美国柔印印前制版协会授予柯达年度技术创新奖[N];中国包装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张木早;企业创新不仅是技术创新[N];中国化工报;2006年
7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京;培育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N];广东科技报;2006年
8 一梅;中星微:破译技术创新密码[N];国际商报;2006年
9 张缨;合肥技术创新应当辐射全省[N];江淮时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赵德忠;创新搭起发展平台[N];现代物流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