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及多巴胺水平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失眠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TH)、多巴胺(DA)的含量,分析TH、DA的变化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规律性,探讨中医证型的客观化指标。方法 根据失眠患者表现,将其分为肝郁化火型、痰热内扰型、阴虚火旺型、心脾两虚型4组,加上健康对照组共5组,每组30例。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清DA含量;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四碘甲腺原氨酸(T4)含量。结果 各组间DA、TH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DA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对照组肝郁化火组阴虚火旺组痰热内扰组心脾两虚组;TH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阴虚火旺组肝郁化火组痰热内扰组对照组心脾两虚组。结论 失眠患者血清DA水平高低与病程由短到长,证型从实到虚的动态变化过程相一致;血清DA是构成实证虚证的病理因素之一,可作为失眠症中医虚实辨证的客观指标之一。
|
|
|
|
1 |
明顺华;徐平;张锦秀;徐福田;吴震西;;自制宁心安神膏贴治失眠症[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3年01期 |
2 |
刘艳骄;《张聿青医案》中失眠症的诊治特色[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8年02期 |
3 |
吴九伟;现代中医论治失眠症的临床思路述评[J];中医文献杂志;2002年03期 |
4 |
张民英;针刺配合心理疗法治疗失眠30例[J];陕西中医;2003年08期 |
5 |
张洪,邓鸿,熊可;针刺调阴跷阳跷治疗失眠症87例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3年07期 |
6 |
王若梅,王玉慧;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04年02期 |
7 |
夏玉存;;气贯丹田治疗失眠症及其机理探讨[J];现代养生;2007年01期 |
8 |
滕晶;齐向华;;失眠症中医心理紊乱状态述谈[J];新中医;2008年08期 |
9 |
和红霞;;黄连阿胶汤加减治疗失眠30例[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10期 |
10 |
田晓梅;张今朝;;58例失眠症的中医辨证施护[J];中国中医急症;2010年04期 |
11 |
余莉;;补中益气汤在失眠症中的应用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年03期 |
12 |
徐佑方;;推拿疗法治愈严重失眠症1例[J];按摩与导引;1993年01期 |
13 |
魏霞,何明华;半夏秫米汤复方治疗重症失眠30例报告[J];河南中医;1994年04期 |
14 |
成为品;浅谈按摩治疗失眠的补泻手法应用[J];按摩与导引;2001年03期 |
15 |
郭元琦,郑观恩,陈丽仪,凌楠;电针治疗失眠106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1年02期 |
16 |
许红,胡振霞;针药结合治疗失眠症30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1年06期 |
17 |
裘昊,求晓恩,袁明;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肝郁型失眠56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年06期 |
18 |
刘月芝;;清上补下法治疗失眠症100例[J];中国针灸;2006年05期 |
19 |
黄泽辉;;加味导赤散治疗顽固性失眠62例[J];新中医;2007年03期 |
20 |
陈金鸥;;失眠症的中医治疗现状[J];社区医学杂志;2007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