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稀土元素Ce、Dy、Nd对Mg-Zn-Y基准晶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王志峰  赵维民  崔妍  范生磊  
【摘要】:本文在铸铁模具冷却条件下制备了Mg-Zn-Y-RE(RE=Ce,Dy,Nd)准晶合金,并对不同稀土元素对Mg-Zn-Y基准晶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瓣状的准晶和层片状的共晶是合金凝固相的主要组成物;EDS分析表明在三种稀土中,Dy更易形成四元准晶,而Nd不易形成四元准晶。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四元稀土准晶的形态受球形临界半径的影响,Ce,Dy,Nd三种稀土元素形成球形四元准晶的添加量分别为1.0、0.2、0.5;此外,本文冷却条件下形成四元Mg-Zn-Y-RE准晶的临界半径约为5.5~6.0μm。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黎业生;董定乾;吴子平;;稀土镁合金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J];轻合金加工技术;2006年04期
2 周学华;卫中领;陈秋荣;陈开生;黄元伟;;含稀土耐蚀Mg-9Al铸造镁合金腐蚀行为研究[J];腐蚀与防护;2006年10期
3 龙晋明,郭忠诚,朱晓云,杨坤;稀土对Mg合金组织及阻燃性能的影响[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5年05期
4 张敏;谢丽云;;ICP-AES法测定镁合金中稀土元素的研究[J];有色金属加工;2006年04期
5 杨彬;黄瑞芬;孙全喜;王首龙;;稀土在镁合金中的应用及其发展[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杜文博;吴玉锋;聂祚仁;苏学宽;左铁镛;;稀(碱)土在镁合金中的作用及应用现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6年09期
7 吴国华;樊昱;翟春泉;;镁合金表面腐蚀膜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铸造;2007年03期
8 刘艳改;熊守美;黄朝晖;房明浩;袁建路;;合金元素对AM60B镁合金性能的影响[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8年04期
9 尹卓湘;陈延超;周红娟;马婕;;ZM5镁合金合金化阻燃的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陈永;刘茜;关绍康;高军恒;;稀土及钒离子对镁合金化学镀Ni-P合金表面性能的影响[J];轻金属;2010年08期
11 赵阳;王志峰;孟宪阔;杨杰;赵维民;;Mg-RE合金的阻燃能力研究[J];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2010年05期
12 李勇;;合金元素改善镁合金流动性能研究现状与进展[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3 刘文娟;曹发和;张昭;张鉴清;;稀土元素Ce和La合金化对AM60镁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9年02期
14 杨明波;沈佳;潘复生;程仁菊;;含Sc镁基合金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铸造;2008年05期
15 王志峰;石亚茹;赵维民;刘小丽;黄春瑛;蔚成全;;AZ91-1.0%RE镁合金及其高温热处理研究[J];铸造;2008年08期
16 周灵展;王玉良;朱秀荣;赵国田;徐永东;;稀土元素对Mg-Zn合金耐蚀性的影响[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8年02期
17 余琨,黎文献,张世军;Ce对镁及镁合金中晶粒的细化机理[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5年07期
18 刘娟;夏长清;张志高;;稀土元素Y对Mg-Nd-Zn-Zr合金组织和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J];矿冶工程;2008年04期
19 周学华;张娅;卫中领;徐乃欣;陈秋荣;;添加稀土元素对AZ91D镁合金腐蚀性能的影响[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9年02期
20 王志峰;丁俭;李永艳;赵维民;;稀土元素Ce、Nd对AZ91镁合金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及起燃温度的影响[J];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亚茹;王志峰;琚子来;刘振旭;李娅珍;刘小丽;;AZ91D-1%Ce合金时效处理的研究[A];2008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08年
2 白丽群;李荻;郭敏;;镁合金AZ91D稀土转化膜及耐腐蚀性能研究[A];2006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吴国华;樊昱;翟春泉;;镁合金表面腐蚀膜的研究现状与展望[A];第八届21省(市、自治区)4市铸造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钟丽应;曹发和;张昭;张鉴清;;稀土铈、镧对镁合金AZ91腐蚀行为的影响[A];2008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刘川林;曹洋;黄少东;唐全波;赵祖德;;镁合金等温成形工艺的研究及应用[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董青;罗勤;罗斌;江萍;;镁合金碎屑的回收利用[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7 张娅;曾小勤;卢晨;丁文江;;ZK60-MM镁合金铸态和挤压态组织和性能研究[A];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C];2004年
8 周学华;卫中领;徐乃欣;陈秋荣;;不同稀土的添加对AZ91D镁合金腐蚀性能的影响[A];2008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李忠盛;杨明波;潘复生;张静;;Zn对Mg-3Al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杨成君;肖秀山;汪洋;林贵华;;从重庆长安公司看中国镁的应用技术[A];海峡两岸第二届工程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明星;机械振动及稀土锶复合对镁合金组织性能及夹杂物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8年
2 赵宇;铸造镁合金遗传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李伟;固态稀土镁合金燃烧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袁传军;铝、锌、镁合金电化学性能及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邹东利;固溶态AM60B镁合金高速撞击变形及损伤行为[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李东南;半固态镁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刘娅莉;镁合金表面处理新方法及纳米改性轿车面漆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颜廷亭;AZ31B镁合金的生物医用表面改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9 贾素秋;镁合金的腐蚀行为与防护[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李光玉;镁合金表面有机涂层和化学镀层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素环;钬改性AZ91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张俊远;铸态AM60镁合金强韧化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3 冯艳斌;Mg-Al-Sr-RE合金及其组织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张大伟;基于原位腐蚀法的AZ91镁合金的微生物腐蚀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邹智厚;稀土元素在AZ系列镁合金中的作用[D];沈阳工业大学;2006年
6 杨玉山;稀土对AZ61镁合金显微组织及其力学行为的影响[D];沈阳工业大学;2006年
7 赵世喆;稀土元素对AZ31变形镁合金燃烧性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9年
8 黄亮;铝和稀土元素对镁合金在NaCl溶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2001年
9 王小强;稀土元素Nd、Y和Gd对AZ系镁合金组织和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D];河南科技大学;2007年
10 汪正保;镁合金的强化机理与高温氧化行为[D];武汉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见习记者 明茜;车用镁合金 星火等待燎原[N];中国汽车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史爱萍;镁合金前景看好 吸引国内优势企业投资[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3 梁新民;建设镁业基地 打造世界镁都[N];太原日报;2007年
4 孙前;日本三协立山等公司不使用SF6开发镁合金[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5 董春明;两岸镁协实现互访谋求镁合金更大发展空间[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6 顾鑫;云海金属募资3.5亿建镁合金项目[N];中国证券报;2009年
7 何金梅;镁合金的主要应用领域[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8 王祝堂;推广镁合金门窗值得商榷[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9 ;加强技术集成创新 培育镁合金高新技术产业[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10 记者 陈岩;新型镁合金产品聚集天津国际自行车展[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