锆基大块非晶合金的晶化动力学研究
【摘要】: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衍射法(XRD)研究了非晶合金Zr65Al10Ni10Cu15和Zr52.5Al10Ni10Cu15Be12.5的晶化动力学情况。结果表明,在恒速升温情况下,随着升温速率的加快,非晶合金的特征温度Tg、Tx、Tp均向高温区移动,其过冷液相区的宽度也逐渐增加,表明非晶合金的玻璃转变和晶化均具有动力学效应;在等温晶化情况下,利用JMA方程计算出两种合金的Avrami指数和有效激活能,由此得出这两种合金的晶化同为受扩散机制控制的形核率随时间增加而下降的晶化过程;并且非晶合金Zr52.5Al10Ni10Cu15Be12.5的热稳定性要强于Zr65Al10Ni10Cu15,经过分析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原子半径较小的Be原子与合金中的其它原子组成紧密的堆垛结构,抑制了合金元素的长程扩散。
|
|
|
|
1 |
司颐;孟力凯;赵威;索忠源;武晓峰;;混合稀土基大块非晶合金晶化动力学的研究[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6年09期 |
2 |
李喜峰,杨元政,赵德强,唐德文,谢致薇,匡同春,白晓军;Zr_(57)Nb_5Cu_(15.4)Ni_(12.6)Al_(10)大块非晶合金的晶化动力学及显微硬度[J];热加工工艺;2003年02期 |
3 |
傅明喜;许巨晶;王芳芳;李冬升;熊震东;;FeNiAlGaPBSiC非晶合金的晶化动力学[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9年08期 |
4 |
张宝庆;曹国华;战再吉;刘日平;王文魁;;Zr_(47)Cu_(44)Al_9大块非晶合金的变温晶化行为[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9年06期 |
5 |
张宝庆;曹国华;刘宝忠;袁庆龙;李力新;张志;王文魁;;ZrCuAlSi大块非晶合金变温晶化行为[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05期 |
6 |
胡西多,林德明,林光明;测量非晶合金激活能的新方法[J];物理测试;2001年04期 |
7 |
武晓峰;赵威;司颐;孟力凯;;两种稀土基大块非晶合金非等温晶化行为的研究[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
8 |
彭坤;唐元洪;胡爱平;李德意;刘云泉;;Fe_(85)Hf_7B_7Cu_1非晶合金的非等温晶化动力学[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
9 |
熊震东;傅明喜;黄军庆;;Fe_(63)Ni_1Al_5Ga_2P_(9.65)B_(4.6)Si_3C_(6.75)Co_5非晶合金的晶化行为研究[J];功能材料;2011年S2期 |
10 |
胡西多,林德明,林光明;测量铁磁非晶合金激活能的新方法[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
11 |
寇生中;屠鹏;边红霞;赵吉鹏;高忙忙;张玲;;Cu_(50)Zr_(42)Al_8块状非晶合金的变温晶化行为研究[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8年06期 |
12 |
代江波;李金山;寇宏超;常辉;胡锐;薛祥义;;Ni_(59)Zr_(16)Ti_(13)Si_3Sn_2Nb_7非晶合金的晶化动力学[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8年04期 |
13 |
郭惠群;沈保根;林德明;;非晶态合金的磁场处理和晶化动力学[J];贵金属;1981年04期 |
14 |
孙年祥,刘学东,李淑苓,丁炳哲,卢柯;部分非晶态Fe_(33)Zr_(67)合金条带的表观晶化动力学[J];金属学报;1995年17期 |
15 |
闫志杰,李金富,王鸿华,周尧和;Zr_(60)Al_(15)Ni_(25)大块非晶合金晶化动力学研究[J];物理学报;2003年08期 |
16 |
张克勤,张湘义;Fe_(73.5)Cu_1Nb_3Si_(13.5)B_9非晶合金的晶化动力学[J];物理测试;2000年04期 |
17 |
姚斌;张可;;铁基非晶合金的表象激活能与玻璃转变、晶化、玻璃形成能力的关系[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
18 |
嵇罡,季颖斐,马学鸣,董远达;大块非晶合金的形成能力[J];材料科学与工程;1999年03期 |
19 |
金延;Zr_(55)Al_(10)Ni_5Cu_(30)大块非晶合金的加载循环软化[J];金属功能材料;2004年05期 |
20 |
张程煜;姚可夫;;Cu_(64)Zr_(36)非晶合金的晶化动力学[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6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