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花生保鲜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摘要】:鲜食花生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但其贮藏稳定性差、货架期短,因此,采后保鲜是鲜食花生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综述了鲜食花生的营养价值和贮藏特性,概述了鲜食花生采后保鲜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鲜食花生采后保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以期为鲜食花生的贮藏保鲜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
|
|
1 |
聂小宝;庞杰;陈守江;;黄瓜单果包装保鲜技术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
2 |
耿胜荣;林若泰;程薇;熊光权;;即食菜肴辐照杀菌保鲜技术研究[A];第五届核农学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
3 |
吴靖娜;王则金;林启训;;鸡腿菇涂膜冷藏保鲜技术研究[A];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分会场“食品冷冻与冷藏的安全与节能”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
4 |
汪毓萼;张建行;仝其根;;鲜竹笋微波能杀菌低硫保鲜技术研究[A];庆祝北京食品学会成立十五周年论文集[C];1994年 |
5 |
赵树南;张丽芬;毛佳琦;陈复生;;草莓保鲜技术研究进展[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
6 |
陈慧斌;王梅英;王则金;;牡蛎贮藏品质变化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A];2005福建省冷藏技术研讨会论文资料集[C];2005年 |
7 |
刘宜锋;;米糠保鲜技术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
8 |
阴冠秀;杜冰;魏然;李燕杰;杨公明;;水产品保鲜技术研究进展[A];“亚运食品安全与广东食品产业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2009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
9 |
李杰;李富威;顾杨娟;黄雯;包建强;;水产品微冻保鲜技术研究[A];上海市制冷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
10 |
张丽娜;吴帅;高倩;杨锡洪;;水产品保鲜技术研究进展[A];“食品工业新技术与新进展”学术研讨会暨2014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4年 |
11 |
徐玉成;郑福麟;孙长城;;冰鲜鱼冷藏链贮运保鲜技术研究[A];上海制冷学会一九八九年年会论文集[C];1989年 |
12 |
肖欢;;地方风味卤鸭掌辐照综合保鲜技术研究[A];2018年中国核农学发展高峰论坛论文报告集[C];2018年 |
13 |
吴靖娜;林启训;王则金;;鸡腿菇气调冷藏保鲜技术研究[A];2006福建省冷藏技术研讨会论文资料集[C];2006年 |
14 |
刘扬;陈丽娇;;水产品低温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A];2006福建省冷藏技术研讨会论文资料集[C];2006年 |
15 |
孟祥春;;南亚热带特色鲜切水果的加工工艺及保鲜技术研究[A];全国“植物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
16 |
许金芳;孙立荣;郭玉秋;吴建军;阮怀军;李星华;王守义;;糯甜玉米鲜食产品质量控制技术研究[A];21世纪作物科技与生产发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
17 |
郑先章;蒋立军;熊伟勇;;减压不冻结保鲜技术研究与应用[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
18 |
王则金;罗爱玲;邱万伟;林震山;;鲜银耳低温贮藏保鲜技术研究[A];福建省科协第十五届学术年会福建省制冷学会分会场——福建省制冷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创新驱动发展)论文集[C];2015年 |
19 |
高德;胡红艳;巩雪;;大米气调保鲜技术研究[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
20 |
林震山;王则金;林启训;;绿芦笋MAP气调保鲜技术研究[A];2006福建省冷藏技术研讨会论文资料集[C];2006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