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基础疾病评分和年龄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对危重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王涛  崔云亮  何超  林兆奋  
【摘要】:目的:应用年龄评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chronic healthy score,CHS)和基础疾病个数评价基础疾病对危重病患者28d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长征医院2009-12-2011-12的危重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一般状况,计算入院时WIC、CHS和年龄评分、入院后48h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评分Ⅱ和脓毒症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epsis 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统计各个变量同预后的关系。结果:共有406名患者纳入研究,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的基础疾病分值、APACHEⅡ分值和SOFA评分较高,肺炎患者比例较高(P0.05)。年龄评分和基础疾病评分分值越高,死亡率越高(P0.01)。年龄,CHS,基础疾病数,APACHEⅡ,SOFA,联合预测概率的曲线下面积(95%可信区间)分别是:0.634(0.570~0.699),0.540(0.471~0.609),0.651(0.587~0.714),0.786(0.734~0.837),0.787(0.736~0.839),0.817(0.768~0.86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评分(OR=1.188,95%CI:1.030~1.369,P=0.0.018)、基础疾病评分(OR=1.425,95%CI:1.049~1.934,P=0.023)患者28d预后独立相关,CHS(OR=1.127,95%CI:0.849~1.497,P=0.407)并不是28d预后的独立变量。结论:基本健康状况影响危重病患者的预后,基础疾病联合SOFA评分等有助于对ICU患者28d预后的影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龚瑞圣;;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92例临床分析[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4期
2 陈凤娟;12例中暑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安徽医学;2005年01期
3 ;其他[J];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2005年03期
4 陈怡;;125例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年08期
5 刘伟;孙裕强;李峰彬;;急诊ICU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预后因素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08年05期
6 唐勇;魏东;;23例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及预后因素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0年04期
7 赵晓光;吴伟;;急诊监护室急性肝功能衰竭病因及预后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年05期
8 王士雯;赵玉生;卢才义;薛桥;高伟;李泱;邱苹;李彦华;朱庆磊;程芮;丁秀云;尹彤;;SARS合并MODS病人的治疗方案[J];医学研究杂志;2004年02期
9 刘洲;王晋川;辜玉刚;张雅;熊建;;5.12汶川大地震1874例伤员伤情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8年06期
10 侍作胜;猝死的预防与应急处理[J];日本医学介绍;1995年09期
11 温剑艺;覃铁和;;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特征及处理[J];新医学;2008年07期
12 王淑琴;;心肺复苏和心肺脑复苏成功病例的对比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3 宋善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疗指南[J];继续医学教育;2006年04期
14 王佐;汪自周;陶贤洲;陈金玉;吴雷;;急诊复苏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前高危征象调查[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8年07期
15 谭清武;;老年肺部感染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169例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年05期
16 郑蕾;;老年急性脑卒中并发吸入性肺炎67例治疗体会[J];江苏医药;2010年20期
17 左祥荣;赵娟;刘少华;郑崇明;张萍;曹权;;高龄腹部外科急诊手术患者的临床特点及ICU救治策略[J];江苏医药;2010年23期
18 霍开秀;赵玉芳;胡长玉;;影响老年人急性肺炎预后因素的认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1993年03期
19 钱小顺 ,侯允天 ,薛桥 ,韩亚玲 ,刘雪红 ,刘建立 ,王士雯;1605例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2年01期
20 刘特炯,罗汉平,吴学良;急性脑出血后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58例临床分析[J];华夏医学;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宇;刘刚;龚玲;陈永平;李骥;;基础疾病对感染性休克发生与预后影响分析[A];2006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邓丽静;宫敏敏;康焰;王岚;蒲红;;汶川地震老年危重伤员临床资料回顾分析[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3 何燕;;多系统功能衰竭100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4 徐毅;陈晓雄;马俊勋;赵晓东;涂玉亮;姚胜;张立军;;急诊早期诊治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临床研究[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七届组稿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黄泽民;张永相;杨延军;刘超英;穆怡彬;;颌面部感染与DIC[A];中华口腔医学会成立大会暨第六次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6 许秀娟;张庚;孟建标;李玉花;季春莲;胡马洪;;危重病患者基础疾病与腹腔间室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A];庆祝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论文集粹2011[C];2011年
7 张淑文;杨钧;王红;任爱民;张丽霞;王超;王宝恩;;基础性疾病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A];2005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5年
8 崔微艳;陆洁;邹静蓉;何玉峰;;63例重症脓毒血症的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郑小琴;;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病人的护理[A];2003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王士雯;;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二十年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简介[A];第四届全国老年医学进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剑荣;ICU非COPD病人24小时内气管重插管相关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2 张昆;CRP及D-二聚体的测定对危重症患者病情及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3 槐永军;预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指标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4 柯旭;关于重症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病人ICU治疗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5 陈刚红;原发性肝癌术后肝功能衰竭的临床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08年
6 佘巍巍;ICU危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7 张扬龙;老年人急性脑出血预后影响因素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8 李新甫;内毒素致兔急性肺损伤及萘普生干预作用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9 刘珊珊;危重症病人伴发真菌血症的预后分析(附4例病例报告)[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崔玉艳;寒冬要防心衰急性发作[N];健康时报;2007年
2 蔡志玲;北京协和医院 采取“集束化策略”改善免疫抑制人群重症感染的预后[N];中国医药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