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纳米碳管增强镁基材料的复合工艺及性能研究

李四年  宋守志  郑重  余天庆  陈慧敏  张友寿  
【摘要】: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碳纳米管加入量、复合温度、搅拌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用铸造方法制备纳米碳管增强镁基复合材料过程的影响 ,并探讨了这些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 :碳纳米管 (CNTs)能明显细化复合材料的晶粒组织 ,提高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伸长率。在 3个工艺参数中 ,CNTs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最大 ,其含量约为 1%时对力学性能最为有利 ;其次是加热温度 ,温度取低值 ( 680℃ )较好 ;搅拌时间在 3min时 ,其综合性能较好。影响材料拉伸强度的 3个因素最优组合为A2 B1C3 ,影响伸长率的 3个因素的最优组合为A2 B1C3 。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学丰;用碳纤维制造镁基复合材料[J];炭素;1984年02期
2 张君尧;;轻合金材料的研究发展动向[J];轻合金加工技术;1988年10期
3 ;美国金属基复合材料将以较高速度增长[J];轻合金加工技术;1989年09期
4 ;新的镁合金-陶瓷颗粒增强复合材料[J];轻合金加工技术;1989年12期
5 杨遇春;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和趋向[J];稀有金属;1991年04期
6 武金有,蔡志萍;航空领域的金属基复合材料[J];材料工程;1992年S1期
7 王浩伟,商宝禄,郑来苏,周尧和;涂层碳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J];复合材料学报;1992年02期
8 张坤,李华伦,周尧和;碳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J];航空制造技术;1993年03期
9 雷朱,李郁芬;纳米材料的一支新军——碳纳米管[J];物理;1993年10期
10 吴昆,神尾彰彦;挤压态SiC_w∥AZ91镁基复合材料的组织及其性能[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惟敏;李秀兰;薛增泉;;碳纳米管向巴基葱、金刚石纳米晶粒的转变[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钟定永;刘双;王恩哥;;大面积定向碳氮纳米管场发射阴极[A];第一届全国纳米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3 唐东升;解思深;刘祖琴;邹小平;李玉保;周维亚;王刚;;电弧放电法中外来碳源对碳纳米管及碳纳米颗粒微结构的影响[A];第一届全国纳米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4 陈新;胡征;王喜章;陈懿;杨绍光;都有为;;微波等离子体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方法低温合成定向碳纳米管阵列[A];第一届全国纳米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5 赵坚;高泉涌;杨勇;;碳纳米管的氧化铝模板法合成及其电化学研究[A];第一届全国纳米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6 吴国涛;陈茂惠;朱光明;尤金跨;林祖赓;;碳纳米管制备温度对其嵌锂性能的影响[A];第一届全国纳米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7 吴国涛;朱光明;尤金跨;林祖赓;;催化裂解CH_4制备不同形态的碳纳米管[A];第一届全国纳米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8 郑厚植;;迎接挑战,重视量子结构、量子器件及其集成技术的基础研究[A];中国科协2001年学术年会分会场特邀报告汇编[C];2001年
9 朱宏伟;曹安源;李雪松;徐才录;毛宗强;梁吉;吴德海;;室温下氢气在定向碳纳米管阵列中的吸附[A];第三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李雪松;朱宏伟;慈立杰;徐才录;毛宗强;魏秉庆;梁吉;吴德海;;纳米碳管经高温处理后在室温,中等压力下储氢[A];第三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娟;某些锑、铋基金属间化合物的嵌锂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2 薛怀国;基于聚苯胺及其复合材料的生物传感器[D];浙江大学;2002年
3 梁逵;碳纳米管及氧化镍超级离子电容器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4 张文;新型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其在脑神经科学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宋航;碳纳米管及相关材料场发射显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3年
6 张振华;碳纳米管电子结构及输运特性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7 张红瑞;碳纳米管和轻多元素纳米管的制备、结构及工艺参数优化[D];郑州大学;2003年
8 张聪杰;碳簇结构及其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9 李权龙;多壁碳纳米管的纯化及其作为吸附剂在环境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基础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10 张先华;一维纳米材料的合成与组装以及光谱性质表征[D];厦门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凡;煤基纳米碳材料的制备提纯及其催化加氢性能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2 程筠;TiC和TiN纳米材料的合成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冯涛;新型平板显示器件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2年
4 张明昕;碳纳米管和团簇聚合物的电子结构研究[D];福州大学;2002年
5 杜珊;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研制及细胞色素C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研究[D];安徽大学;2002年
6 邓玉荣;Zns、WS_2和MoS_2纳米材料的合成与表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王健雄;碳纳米管的制备、纯化及其复合镀层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8 闫红;碳纳米管储氢的计算机模拟研究[D];安徽大学;2002年
9 周天鸿;软件技术在碳纳米管及多环芳烃可视化计算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02年
10 方霞;纳米尺度微孔物理吸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纳米技术将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N];安徽经济报;2000年
2 苏月琼;我国纳米器件获重大突破[N];中国电子报;2000年
3 刘娜;纳米打开科技新大门[N];中国工商报;2000年
4 姜岩;形形色色的未来电视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唐景莉 通讯员 姚骏;纳米时代的开拓者[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阳艳平;纳米技术引领21世纪技术革命[N];中国税务报;2000年
7 ;纳米时代即将来临[N];中国证券报;2000年
8 记者 王姣姣;辽宁成大跨入纳米领域[N];中国证券报;2000年
9 ;中国,再加把劲[N];中国质量报;2000年
10 黄绍平;“精美壁画”常演常新[N];大众科技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