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现代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施工技术分析

刘鑫  
【摘要】:本文系统的分析和介绍了目前建筑结构常用的检测方法与加固方法,重点介绍了各种建筑结构检测方法的主要特点、用途和适用范围以及各种建筑结构加固方法的主要特点、适用范围和施工要点。结合实际工程体会,指出了在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工作中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戈;林利民;徐兰英;王春明;程海涛;王子奇;;《建筑结构用木工字梁》国家标准的编制[J];木材工业;2011年05期
2 ;《建筑结构学报》2012年征订启事[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09期
3 江海燕;;建筑结构抗震性能措施[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0期
4 宋佩泽;;刍议建筑结构中墙体裂缝的成因与处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1期
5 马小莲;;浅析建筑结构设计的常见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6 钟星鸣;;浅析中国建筑结构史[J];企业导报;2011年11期
7 陈建兵;石立民;康惠荣;马文韬;;复合膨胀剂限制膨胀率检测方法[J];商品混凝土;2011年08期
8 王小钢;;常见几种工程桩基检测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4期
9 李爱群;张志强;徐庆阳;;建筑减振粘滞阻尼器工程应用新进展[J];建筑结构;2006年S1期
10 祝捷;;数值模拟在建筑结构教学中的应用[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1 郭正烜;;关于异形柱框架结构应用的几个问题[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2 舒孝勇;;浅谈建筑结构概念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8期
13 孙伟;;项目教学法在建筑结构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2011年07期
14 钱欢欢;吴晓涵;;基于结构仿生应用合理性的探讨[J];低温建筑技术;2011年07期
15 申丹薇;申璀炜;;浅谈建筑结构“概念设计”[J];华章;2011年18期
16 章维迪;;桩基检测及新技术的开发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17 庞晓明;刘敬云;;某建筑场地基桩检测工程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年07期
18 钟星鸣;;建筑结构中有限元分析技术的教学应用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13期
19 陈苹;;建筑结构加固维修技术探讨[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8期
20 郭晓东;;建筑结构的高职技术类教育课改思路——钢结构的课堂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立新;杨明;;基于抗火目标的建筑结构鲁棒性探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2 苗青;;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分析及预防[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7卷)[C];2007年
3 郑晓明;;《建筑结构》课理论与实践并行教学模式的探索[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李志强;;铝合金的特点及其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新国;;地震灾害与建筑结构抗震技术[A];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专集[C];2009年
6 谢靖中;李国强;;建筑结构前处理CAD系统的PREP的开发[A];计算机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第十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7 魏琏;王森;;论高层建筑结构层间位移角限值的控制[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冄;;从青岛人民会堂改造的建筑声学规划设计与实施看旧剧场与礼堂等公共建筑改造与修缮的建筑声学问题(提纲)[A];2006年声频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聂洪达;崔钦淑;;论建筑结构与建筑空间的统一[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7年
10 王泽东;许金余;白二雷;;可拓工程方法在建筑结构震害预测中的应用研究[A];第一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福磊;建筑结构连续性倒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1年
2 方明星;基于等价输入干扰补偿的建筑结构抗震主动控制[D];中南大学;2010年
3 张鹏程;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结构及其抗震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4 张强;非线性建筑结构的抗震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5 聂祺;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9年
6 汪权;建筑结构振动控制理论与计算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7 涂文戈;建筑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及其减震控制[D];湖南大学;2003年
8 潘登;建筑结构人工智能实验分析环境[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潘永战;城市隧道施工引起建筑结构协同损伤理论及其应用[D];青岛理工大学;2012年
10 李永靖;矿震对建筑结构疲劳累积损伤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东利;建筑结构损伤的振动诊断研究[D];华北工学院;2002年
2 吴学红;建筑结构加固方案的模糊优化设计及其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3 肖桂清;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若干对策及改进建议[D];武汉大学;2004年
4 吴桂广;常用建筑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软件功能对比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5 夏树威;矿区在役储、装、运建筑结构的检测、鉴定与加固[D];河南理工大学;2007年
6 夏松;钢筋混凝土结构可靠性鉴定及加固方法的研究和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7 刘同焰;混凝土结构火灾灾后结构鉴定与加固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8 杨晓光;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损鉴定与修复加固[D];天津大学;2006年
9 张安康;爆破地震波作用下建筑结构的动力响应与损伤破坏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10 张远勤;基于LMI和MRD的建筑结构振动控制研究[D];福州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伟;为建筑结构而生的“儒商”[N];中国建设报;2009年
2 记者 谢峰 通讯员 盖爽;我国高端建筑结构新材料的新突破[N];首都建设报;2010年
3 广东佛山亿龙塑胶工业有限公司 杨秉正;自洁型高性能建筑结构膜的推广应用[N];中华建筑报;2008年
4 肖英龙;建筑结构用高强度厚壁钢管开发[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5 记者 顾今;构筑“铜墙铁壁” 探讨发展方向[N];建筑时报;2011年
6 高宏适;建筑结构用不锈钢应用技术的开发[N];世界金属导报;2010年
7 董庆园 杨蔚彪 胡天兵 张航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幸福的萌芽”:建筑结构的完美体现[N];中华建筑报;2010年
8 记者 陈园园;加快促进我国向建筑结构强国发展[N];中国建设报;2010年
9 刘长林;探索“红色长廊”的奥秘[N];中华建筑报;2007年
10 肖英龙;JFE对建筑用钢材及施工法的开发[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