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将会成为未来能源结构中的支柱产业——写在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

周篁  周凌云  
【摘要】:纵观历史,人类每一次自身的革命都与能源的大发展是分不开的,从煤炭、石油乃至电力的发现,都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跃进,而每次能源革命都是在能源发展同社会发展发生矛盾的情况下产生的。如今现代能源生产方式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已经日益激化,世界发达国家纷纷致力于寻找未来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我国制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J];船舶节能;1995年03期
2 张涛;;甘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研究[J];发展;2011年05期
3 赵秀娟;;清洁能源 大风起兮[J];中国石油企业;2010年12期
4 裴晓梅,江明,张亚雷;中国能源的问题与未来[J];冶金能源;2005年01期
5 ;新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07年03期
6 刘叶志;;关于新能源界定的探讨[J];能源与环境;2008年02期
7 胡成春;;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高级顾问会议在罗马召开[J];可再生能源;1989年04期
8 葛胜敏,包铁强,范义;我区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现状及应采取的对策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年16期
9 本刊编辑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已占一次能源9%[J];广东电力;2009年10期
10 ;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已占一次能源的9%[J];华东电力;2009年11期
11 章智;;我国将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J];上海节能;2001年Z1期
12 石定环;;我国新能源的发展历程及现状[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8年16期
13 ;今后5年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我国能源发展重点[J];电力建设;2001年09期
14 徐群英;农永亮;;浅谈太阳能灯具在广西的应用分析[J];广西城镇建设;2009年04期
15 喻依兆,何屏;加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2年02期
16 吴步军;;未来中国能源多元化趋势[J];应用能源技术;2010年02期
17 ;能源“十二五”给力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J];太阳能;2011年02期
18 胡成春;;联合国新能源会议简讯[J];太阳能;1981年04期
19 本刊编辑部;;发展新能源 建设新农村[J];太阳能;2006年03期
20 江东,孟松,王建华;中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数据库设计集成[J];甘肃科学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乐渊;赵军;王一平;宋德坤;;生态节能建筑的新能源利用[A];21世纪太阳能新技术——2003年中国太阳能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A];山东生态省建设技术对策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新能源市场 行业第一商务平台[A];沼气技术和产业化发展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9年
4 谭柏平;;替代能源的法律定义浅析[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丁建章;;开发人类最友好的动力之源[A];2008中国生物质能源技术路线标准体系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冯曙斌;;新能源、新产业、服务新农村[A];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新农村、新能源、新产业论坛生物质开发与利用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朝柱;;开发风电的重要作用与有利条件[A];福建省科协第三届学术年会“能源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8 ;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启动[A];节能减排论坛——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专刊[C];2008年
9 郭祥冰;;突破重点 再及其它——评述福建省可再生能源MMS政策试点研究[A];福建省科协第三届学术年会“能源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10 俞善庆;;上海可再生能源发展回顾与展望[A];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一、二、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荃;欧盟新能源法律与政策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2 栗宝卿;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3 宋辉;我国可再生能源供给的市场特征与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4 高新宇;北京市可再生能源综合规划模型与政策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5 黄珺仪;中国可再生能源电价规制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曹卫兵;可再生能源产业技术评价与选择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刘晓;新能源电力系统广域源荷互动调度模式理论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8 杨素萍;我国分散发供电与集中供电协调规划理论及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9 严晓建;江苏省沿海潮间带风电产业综合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曹钦;天津市新能源发展的决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博;基于市场机制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的均衡分析[D];西北大学;2010年
2 李海波;城市可再生能源应用规划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3 王昊楠;欧盟可再生能源立法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熊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5 马宇骏;英国可再生能源政策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6 许泰秀;韩中两国新可再生能源政策比较与合作展望[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胡丽君;长沙市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8 姚梦媛;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婷;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法律制度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10 胡应得;可再生能源与农村可持续发展[D];浙江工业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丁 莹;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存瓶颈[N];中国质量报;2005年
2 张洽(无党派);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委员发言选编)[N];人民日报;2002年
3 雅俊;我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尚需解决一些问题[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4 雅俊;我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有基础[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5 罗永忠;绿色环保可再生能源[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6 赵健;专家呼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N];云南政协报;2001年
7 陆项羽 刘隽;为可再生能源并网创造条件[N];国家电网报;2010年
8 王宏峰 编译;美国可再生能源发力不足差距拉大[N];中国矿业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牛建宏;并网难成制约风电发展最大障碍[N];人民政协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陈寿春;待挖掘的“富矿”[N];中国环境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