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干预脑卒中偏瘫恢复期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恢复期病人康复训练、残疾水平、下肢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恢复期病人60例,按入组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膝关节峰力矩(PT)和耐力指数(ER)、6 min步行距离(6MWT)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Barthel指数(BI)、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测量表(FMA)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肌电积分值(iEMG)、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等速肌力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恢复期病人康复训练、残疾水平、下肢运动功能。
|
|
|
|
1 |
陈利强;;肌内效贴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8年03期 |
2 |
韦明兰;;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康复训练要领[J];吉林医学;2010年05期 |
3 |
殷平;;规范化康复训练对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应用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年06期 |
4 |
瓮长水,毕胜,谢远见,于增志,秦茵;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临床决定因素的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年05期 |
5 |
李迎光;李小军;晏维荣;;早期使用动态式踝足矫形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
6 |
谭群英;全凤英;;脑卒中偏瘫和失语的康复训练[J];中国医药指南;2009年09期 |
7 |
薛凤玲;李和平;;早期与非早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9年11期 |
8 |
赵承军,瓮长水,毕胜;三种常用平衡量表评估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和功能结局的一致性(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21期 |
9 |
高永义;董国钦;罗新;马帅统;;智能运动康复训练联合减重步态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医研究;2017年12期 |
10 |
高巧霞;;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年31期 |
11 |
邵慧兴;马力;刘湘敏;刘蕊;钟晓俊;;肌内效贴镇痛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步行参数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年02期 |
12 |
梁小龙;刘光涛;;针灸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作用分析[J];饮食科学;2018年20期 |
13 |
余淑侦;;探讨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效果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1年06期 |
14 |
魏博;杜烨;沈晶晶;;脑心通胶囊联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0年02期 |
15 |
尹忠平,张郑平,朱尚淳,邓雪梅,唐天兰;脑卒中偏瘫康复训练程序化研究[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
16 |
朱小丁;;肌电生物反馈结合康复训练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价值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9年16期 |
17 |
张红梅;;早期脑卒中偏瘫经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年04期 |
18 |
邹再莉;向其敏;游庆莉;;脑卒中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6年04期 |
19 |
张玉侠;;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吉林医学;2011年2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