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妊娠率与年龄及多精受精关系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的妊娠率与年龄及多精受精的关系。方法收集1234个IVF-ET治疗周期,回顾分析不同年龄组的妊娠率及其与多精受精的关系。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IVF-ET周期的妊娠率和多精受精率均降低,并且同年龄组多精受精发生周期的妊娠率高于非多精受精组。结论女性的年龄与IVF-ET周期的妊娠率和多精受精的发生呈负相关,年龄与多精受精率都可作为预测IVF-ET结果的临床指标。
|
|
|
|
1 |
秦小娥;张波;冯贵雪;周红;舒金辉;周莉;刘茵;甘贤优;谭舒尹;姚妮;;多精受精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1年01期 |
2 |
李涛;任姿;张敏芳;周灿权;;超短时受精对人类配子体外多精受精发生率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7年S1期 |
3 |
王俊霞;孙海翔;胡娅莉;王玢;张宁媛;陈华;;年龄联合基础卵泡刺激素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预测价值[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年11期 |
4 |
方伟芬;牛向丽;孙燕萍;乃东红;公方强;黄华;陈自洪;;取卵后授精时间对胚胎质量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0年31期 |
5 |
陈欣洁;范勇;孙筱放;;显微操作纠正多原核合子对胚胎发育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年18期 |
6 |
肖红梅;卢光琇;龚斐;张红;曾铭华;唐亭亭;;卵巢低反应的助孕治疗结局[J];生殖医学杂志;2007年05期 |
7 |
方伟芬;牛向丽;孙燕萍;陈自洪;公方强;黄华;;短时受精后补救ICSI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0年11期 |
8 |
牛志宏;冯云;黄晓燕;张爱军;孙贻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雌二醇下降对助孕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12期 |
9 |
屈宗银;王凤英;李玉艳;何畏;俞炽阳;李明舵;邓丽;彭倩;姚春莉;;短时受精对体外受精结果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16期 |
10 |
吴昕;罗艳;刘春莲;胡蓉;景万红;;不同受精方式对获卵数较少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J];宁夏医学杂志;2011年09期 |
11 |
党小红,王莉云,马学工,沈源春;高原地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40周期临床分析[J];生殖医学杂志;2004年06期 |
12 |
雷金梅;韩宝生;樊桂玲;姚新芳;刘东婷;李宜学;赵宏涛;;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体会[J];中国综合临床;2006年05期 |
13 |
陈卫;;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价[J];医学综述;2009年14期 |
14 |
唐志霞;曹云霞;魏兆莲;章志国;邢琼;梁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宫内外复合妊娠2例报告[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年10期 |
15 |
朱依敏,黄荷凤;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单卵双胎妊娠一例[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年06期 |
16 |
胡娅莉,孙海翔,王玢,朱卫东,王志群;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防治[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
17 |
张君健,胡秀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排尿障碍原因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2年10期 |
18 |
樊桂玲,韩宝生,雷金梅,李宜学;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应用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促排卵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J];中国综合临床;2005年03期 |
19 |
张海英;檀大羡;莫似恩;;输卵管积水处理方法对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6年05期 |
20 |
李蓉;乔杰;陈咏键;刘平;陈贵安;李美芝;;多囊卵巢综合征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6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