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放电等离子烧结合成晶化相增强的块状Ti_(66)Nb_(18)Cu_(6.4)Ni_(6.1)Al_(3.5)细晶复合材料

陈维平  伍雪梅  杨超  吕瑛  屈盛官  陈敏丹  
【摘要】:基于改进的非晶形成合金体系,选取Ti66Nb18Cu6.4Ni6.1Al3.5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机械合金化制备的非晶合金粉末,结合非晶晶化法,合成以高Nb含量的晶化β-Ti(Nb)延性相为基体的块状细晶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手段对合成的非晶合金粉末和细晶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球磨60 h后,初始混合粉末绝大部分转变成了非晶相,其玻璃转变温度、晶化温度、晶化峰值温度和熔化温度分别为750 K、830 K、847 K和1422 K,表明Nb含量的增加显著提高合金体系的热稳定性。另外,合成的块状钛基细晶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为β-Ti延性相包围(Cu,Ni)-Ti2相,其相区尺寸均大于1μm。当升温速率为167 K/min、烧结温度为1 373 K时,合成的复合材料密度、屈服强度、断裂强度和断裂应变分别为5.64 g/cm3、1 705.8 MPa、2 126.4 MPa和5.4%。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松哲;梁宝岩;孙世成;;机械合金化+烧结制备TiC/Ti_3SiC_2复合材料[J];热加工工艺;2007年04期
2 张攀;王忠;陈晖;简旭宇;朱磊;尉海军;;机械合金化制备N型Si_(80)Ge_(20)块体热电材料的微观结构与电性能的研究[J];金属功能材料;2011年01期
3 王洁;刘允中;吴汇江;谢金乐;;MA-SPS技术制备新型高合金工具钢[J];热加工工艺;2010年22期
4 郭秀艳;谢世坤;夏翔;马国金;;碳/铜复合粉末的制备及其SPS烧结工艺的研究[J];粉末冶金工业;2008年01期
5 陈华;;钛铝硅铌系粉末的机械合金化及放电等离子烧结组织特征[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年07期
6 马兴伟;金洙吉;闫石;;TiAl基合金的制备及其摩擦磨损性能[J];机械工程材料;2009年03期
7 周敏;李来风;李敬锋;;机械合金化和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AgPbSbTe热电材料[J];材料研究学报;2010年02期
8 王蕾;金松哲;孙世成;;Cu/Ti_3AlC_2复合材料的耐磨性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9 Donald L. Erich;李行健;;机械合金化铝合金的优点[J];轻金属;1983年06期
10 曾炳胜;国外机械合金化弥散强化合金发展的现况及前景[J];机械工程材料;198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王树林;;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超微合金粉末的研究进展[A];2003年中国纳微粉体制备与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李法兵;蒋利军;詹锋;郑强;王树茂;;机械合金化直接合成镁基复合储氢材料研究[A];第二届国际氢能论坛青年氢能论坛论文集[C];2003年
3 王尔德;胡连喜;;机械合金化纳米晶材料研究进展[A];第八届全国塑性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李法兵;蒋利军;郑强;詹锋;王树茂;;Mg-60wt%LaNi_5的机械合金化和储氢性能研究[A];21世纪太阳能新技术——2003年中国太阳能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李谦;蒋利军;林勤;周国治;詹锋;郑强;尉秀英;;新型镁基储氢合金La_1.5Ni_0.5Mg_17的制备与性能[A];第二届国际氢能论坛青年氢能论坛论文集[C];2003年
6 谢衍生;孙岳明;傅岩;雷立旭;;Mg_(87-x)Ni_(12)MoG_x复合储氢材料的机械合金化制备[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Ⅲ[C];2004年
7 李佳;张忻;路清梅;张久兴;卫群;;球磨时间对P型Bi_2Te_3基热电材料性能的影响[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4)[C];2007年
8 王成国;;机械合金化合成弥散强化合金的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9 杨红川;张深根;徐静;于敦波;;纳米Fe粉对Nd-Fe-Mo粉末机械合金化过程的影响[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汪正保;刘静;李光强;唐树营;张鑫;;机械合金化制备纳米级超细晶不锈钢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学术暨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冉旭;铜基减摩耐磨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朱教群;三元层状碳化物Ti_3SiC_2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3 刘科高;MA-SPS制备CoSb_3和RE_xCo_4Sb_(12)的热电性能及其机理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4年
4 刘学然;铜/碳及氧化硅/磷酸钙纳米功能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D];吉林大学;2008年
5 洪小林;可加工三元层状碳化物Ti_2AlC的合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6 庄稼;机械力固相化学反应合成纳米氧化物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7 杨福宝;NiAl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机械合金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8 崔晓龙;机械合金化过程中激活作用及纳米TiC合成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9 杨定明;纳米级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刘晓;SbSn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及其脱硫应用[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东秀;机械合金化放电等离子烧结铜基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赖曲芳;Al-12%Sn合金的机械合金化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吉洪亮;Mo-Cu粉末的机械合金化及烧结特性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4 马跃;纳米Al_2O_3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李建映;二元合金机械合金化研究[D];广西大学;2001年
6 王晓丽;机械合金化制备镁基非晶合金[D];兰州理工大学;2004年
7 邓丰;机械合金化制备碳化硼亚微米材料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8 陈新亮;机械合金化Al/Ti混合粉末的组织和热稳定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张玲玲;机械合金化镁基储氢材料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10 吴胜琴;机械合金化制备镁基超腐蚀合金及其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钟欣;铝工业加工技术不断创新[N];中国贸易报;2005年
2 陈岩;由数量扩张到结构优化[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王虹;王文魁与非晶合金[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4 朱燕;湖南大学材料研究频出成果[N];中国矿业报;2002年
5 翟扬;实用无比的深过冷快速凝固技术[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6 通讯员 刘亮 冯仕伟 王福龙;大厂:科技创新推动高端发展[N];廊坊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