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沈德根  张象贤  王亚芬  
【摘要】:目的 探讨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脑供血不足组 (CI)、冠心病组 (CAD)、对照组的颈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 (IMT)、斑块数量等 ,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CI和CAD的IMT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CI和CAD的斑块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IMT均值和斑块阳性率在CI和CAD组之间比较并无明显的差异 ,P 0 .0 5。IMT和斑块皆阳性对诊断CI和CAD的灵敏度分别为 84%、80 % ,特异性为66%。结论 颈动脉超声检查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沈德根,张象贤,王亚芬;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年08期
2 姚依群,简文豪,黄小琴,王伟,徐少平,朱洁,崔吉君;心梗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塞[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8年08期
3 牛建一!262500,张蕊!262500,牛建霞!262500;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肌梗死及脑梗死的关系[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0年02期
4 张爱宏;颈动脉超声对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临床应用评价[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1年09期
5 蒋辉华,周旭平,包仕尧,赵合庆;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测的临床价值探讨[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2期
6 陈绪才;卞建平;;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检测[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2期
7 闫鹤立;史万英;王菁;唐蕊;;代谢综合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微循环;2006年04期
8 孙立勤;于春艳;傅文中;吴国富;陈国英;;代谢综合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06期
9 乐永平;;120例脑梗死与颈动脉硬化关系的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年12期
10 姚依群,简文豪,黄小琴,徐少平,徐幼月,吴爱民,朱洁;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冠心病[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7年09期
11 海力比努尔,于兰,施培培,何军;老年收缩期高血压降压前后颈动脉血流动力学超声检测[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4年03期
12 李帆;郭海芳;;心灵丸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超声相关指标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07年07期
13 张珂;李新立;曹玉珍;吴秀芳;刘群才;;急性脑梗死早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颈动脉超声改变的相关性[J];实用医药杂志;2009年03期
14 胡小丽;范燕;赵容;邓娟;杜衡;;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与颈动脉血管造影相关性探讨[J];吉林医学;2010年18期
15 黄中红;苏莉莉;;176例颈动脉内膜增厚病变的超声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22期
16 谢静;;颈动脉超声结合危险因素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年09期
17 胡小丽;范燕;赵容;邓娟;杜衡;;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与颈动脉血管造影相关性[J];航空航天医药;2010年08期
18 周振芳;杨秀华;王秀云;张羽;王心宇;应虹;王惠;;颈动脉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价值[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19 苗凤玲,姜莉,李晓艳,郭志刚;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航天医药杂志;2001年03期
20 吕艳;柳茵;;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及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结果的临床意义[J];青海医药杂志;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继文;龚树辉;李忠权;;颈性脑缺血发病机理探讨[A];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何冬若;;经颅多普勒超声、颈部超声、脑血管造影联合诊断脑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李永光;张文娟;李德华;;脉象图CT、MRI诊断脑缺血434例临床研究[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2006年
4 曹坤利;张凤英;石振刚;史中州;刘戈;;经皮颈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脑缺血的临床应用[A];全国非血管性与血管性介入新技术学术研讨大会(第二届介入放射学新技术提高班、第二届河南省肿瘤介入诊疗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朱斌;陈弘;;尿毒症血透患者不典型脑缺血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陈爱华;王慧群;龚烨;;颈动脉超声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A];第十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7 周振芳;金红;庞利;;探讨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颈动脉超声特点与经颅多普勒改变的相关性[A];庆祝中国超声诊断50年暨第十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8 权胜;王玺;;74例冠状动脉病变与颈动脉的关系分析[A];第四届中医药继续教育高峰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换届选举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周振芳;金红;庞利;;探讨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颈动脉超声特点与经颅多普勒改变的相关性[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彭忠;周华东;邓娟;;川芎嗪对急性脑缺血大鼠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性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路阳;Ⅰ.A20基因在脑缺血和I型糖尿病中的抗凋亡作用 Ⅱ.异种移植中针对Gal alpha 1,3 Gal修饰基因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5年
2 刘建仁;神经节苷脂GM1对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3 潘殿卿;神经保护剂鸡尾酒疗法对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4 朱巍;转基因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脑缺血后神经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曲友直;神经保护剂联合应用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6 田京伟;20(S)-人参皂苷Rg_3抗脑缺血作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7 朱继;神经球蛋白对脑缺血中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8 苏凤哲;中风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脑屏障保护作用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9 任建勋;莱格注射液对脑缺血保护作用与血脑屏障调节机制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10 关艳中;胆碱能受体激动剂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并保护脑缺血大鼠海马神经元迟发性死亡[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丽霞;经颅多普勒超声和颈动脉超声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脑血管弹性储备的评价[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2 吴琼;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和穿支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颈动脉超声学特征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3 郭立斌;依达拉奉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Caspase-3、Bcl-xl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饶晓丹;电针任脉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李润辉;雌激素对雄性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对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6 李凡;星形胶质细胞与IL-8相互作用对神经元保护机制的探讨[D];昆明医学院;2003年
7 文娜;针刺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神经功能保护作用的机理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8 白香顺;电针对脑缺血大鼠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影响的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5年
9 范斌;静脉注射骨髓基质细胞治疗大鼠局限性脑梗死及ICAM-1的表达[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10 王玉勤;缓激肽对大鼠缺血区血脑屏障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健康时报记者 沙琼 特约记者 陈杰;颈动脉超声预测冠心病[N];健康时报;2010年
2 ;厚朴酚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3年
3 郑健刚;杜元灏;石学敏;针刺能增加脑缺血大鼠脑血流量[N];中国医药报;2005年
4 谢涛 鲍冬生;神经介入可治疗脑缺血[N];家庭医生报;2006年
5 ;各方细说恩必普[N];医药经济报;2004年
6 特约记者 朱丽丽;颅内支架治疗脑缺血[N];健康时报;2003年
7 江山 张彬;治疗脑血栓的关键:挽救脑缺血“半暗带”[N];人民日报;2005年
8 高春东;降压过度可致脑缺血[N];中国医药报;2003年
9 王德江;刘藏;王贵怀;曹勇;王新生;肖新如;交流最新进展 提高诊治水平[N];中国医药报;2005年
10 壮壮;手发麻 找病根[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