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语篇教学与交际阅读能力的培养

朱旬萍  
【摘要】:根据语篇连贯理论、阅读能力的培养图式以及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文章阐述了语篇教学的理论依据与必要性,分析了语篇教学与交际阅读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介绍了通过语篇教学,培养交际阅读能力的具体策略与措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德禄;语篇连贯与语篇的信息结构——论语篇连贯的条件[J];外语研究;1992年03期
2 张德禄;语篇连贯与语篇的非结构性组织形式——论语篇连贯的条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3年03期
3 刘洪民;;论语篇连贯的条件——谈情景语境在语篇连贯上的作用[J];山东外语教学;1993年03期
4 汪少华;试论语篇连贯[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5 朱永生;试论语篇连贯的内部条件(上)[J];现代外语;1996年04期
6 朱永生;试论语篇连贯的内部条件(下)[J];现代外语;1997年01期
7 张辉;语篇连贯的关联解释[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8 王扬;谈英语语篇连贯接应机制[J];山东外语教学;1997年01期
9 曹湘洪;提高英语语篇连贯能力[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汉文版);1997年02期
10 唐健禾;略论英语语篇连贯现象[J];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罗贤;宋正国;丁国旺;;汉语语篇中光杆名词的指代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孙志农;;论语篇连贯的转喻机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张连超;;概念隐喻理论与语篇连贯[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蒋联江;;基于RST的英语四级作文连贯性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5 费玲;;The Patterns of Thematic Progression in Bing Xin's Short Stories[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魏在江;英汉语篇连贯认知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陈海庆;语篇连贯:言语行为模式[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杨才英;新闻访谈中的人际连贯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韩戈玲;语用标记语:双边最佳交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玉芹;论语篇连贯的静态与动态分析[D];延边大学;2000年
2 唐建萍;语篇连贯的无形网络[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3 陈燕茹;英语长句的汉译[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4 翁依琴;语篇连贯的功能解读[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杨晓琼;连贯的认知语用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忠善;语篇连贯的关联性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7 张建科;合成空间理论对语篇连贯的动态阐释[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8 杨才英;英语语篇中人际意义的连贯性[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9 方冰;语用预设及其对语篇连贯的价值[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10 陈向阳;从认知角度看语篇连贯[D];浙江大学;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