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欣,魏连生,林漳基,汪德熙;腐殖酸对锕系元素在花岗岩及其成岩矿物中吸附行为的影响[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1994年00期 |
2 |
章英杰,赵欣,魏连生,林漳基;Am(Ⅲ)与腐殖酸配位行为的研究[J];核化学与放射化学;1998年03期 |
3 |
徐小方;张华;;腐殖酸的提取方法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09年05期 |
4 |
于春艳;赵慧敏;陈硕;张耀斌;全燮;;水体中腐殖酸与Fe(Ⅲ)的络合物对2,4-D光降解的作用[J];环境科学;2010年02期 |
5 |
陈盈;张满利;张威;何红波;关连珠;颜丽;;不同来源腐殖酸与Mn~(2+)和Zn~(2+)络合稳定常数的确定[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6 |
魏连生,赵燕菊,孔令琴,林漳基;在模拟地下水中腐殖酸还原钚的行为研究[J];核化学与放射化学;1993年04期 |
7 |
陈天乙,王文华,王子健,彭安;水体腐殖酸对汞对无脊椎动物毒性的影响[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1985年07期 |
8 |
李丽,于志强,冉勇,盛国英,傅家谟,彭平安,黄伟林;Pahokee泥炭腐殖酸的相对分子量分布特征及其对菲的吸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04年04期 |
9 |
李丽,冉勇,傅家谟,盛国英,彭平安;超滤分级研究腐殖酸的结构组成[J];地球化学;2004年04期 |
10 |
李丽,贾望鲁,彭平安,傅家谟,盛国英;裂解技术研究Pahokee泥炭腐殖酸的组成和来源特征[J];分析化学;2005年02期 |
11 |
彭安,徐朗秋;永寿大骨节病区硒的氧化还原电位及腐殖酸等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1988年02期 |
12 |
陶澍,崔军,张朝生;水生腐殖酸的可见—紫外光谱特征[J];地理学报;1990年04期 |
13 |
李悦;乌大年;;腐殖酸对部分金属离子络合移除的实验研究[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2期 |
14 |
柴晓利,赵由才;混凝絮凝法去除腐质酸的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3年05期 |
15 |
陈峰;李静萍;王晓强;成文龙;;天祝褐煤腐殖酸对Cr(Ⅵ)的吸附性能研究[J];应用化工;2007年07期 |
16 |
张宇飞;赵秀兰;刘兴宝;;不同物质对垃圾渗滤液中腐殖酸的吸附研究[J];四川环境;2008年01期 |
17 |
彭安,王文华,孙景芳;蓟运河中腐殖酸对汞迁移转化的影响[J];环境化学;1983年01期 |
18 |
庄国顺,廖文卓,潘皆再,陈松;腐殖酸金属络合物的组成及其表观稳定常数的测定方法研究[J];环境化学;1985年05期 |
19 |
何海军,瞿文川,钱君龙,陆长青;湖泊沉积物中腐殖酸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J];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1996年01期 |
20 |
李克斌;土壤腐殖酸的提取及表征[J];应用化工;1998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