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咳嗽用药规律研究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中医专家治疗小儿咳嗽的用药及组方规律。方法收集汪永红主任2019年4~10月治疗咳嗽的病历,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系统,采用系统中的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统计汪主任治疗咳嗽的中药使用频次,分析常用药物之间关联规则,挖掘核心药物组合及潜在核心处方。结果筛选出301首小儿咳嗽处方,经统计使用频次最高的四味药物为黄芩、杏仁、陈皮、制半夏;经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治疗小儿咳嗽的核心处方:黄芩、杏仁、陈皮、制半夏、蝉蜕、款冬花、茯苓、桑白皮、炒白术;经熵聚类分析法得出治疗小儿咳嗽核心药物组合8组及潜在新处方4个。结论小儿咳嗽的发生多由"肺脾同病、外邪袭肺"所致,治疗时遵从"肺脾同治"的原则,善用定喘汤、止嗽散、二陈汤三方相合加减治疗。
|
|
|
|
1 |
明溪;熊磊;;熊磊教授辨治小儿咳嗽经验[A];第24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讨会、儿科名中医讲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
2 |
安知有;;梓州小儿咳糖治疗小儿咳嗽临床观察[A];全国基层中医临床应用学术会论文集[C];1996年 |
3 |
丁小红;丁绍华;;小儿咳嗽辨治体会[A];首届江西省科协学术年会江西省中医药学术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
4 |
安笑然;李宏伟;;小儿咳嗽证治[A];全国第26届中医儿科学术会暨王烈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5 |
刁灿力;;刁本恕老师小儿咳嗽救误经验[A];第28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暨2011年名老中医治疗(儿科)疑难病临床经验高级专修班论文汇编[C];2011年 |
6 |
王静安;;辨证论治小儿咳嗽1000例临床分析[A];刘弼臣教授从医六十五周年学术思想研讨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与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分会全国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
7 |
夏以琳;;面诊在小儿咳嗽辨治中的应用[A];刘弼臣教授从医六十五周年学术思想研讨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与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分会全国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
8 |
张斌;杨季国;;杨季国教授治疗小儿咳嗽的经验[A];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三十一次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
9 |
王烈;许继增;王之虹;;小儿白贝止咳灵治疗小儿咳嗽550例的临床研究[A];全国第26届中医儿科学术会暨王烈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10 |
孙丽平;冯晓纯;;王烈教授治疗小儿咳嗽验案[A];全国第26届中医儿科学术会暨王烈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11 |
姚勇志;王力宁;;特禀体质小儿咳嗽的中医药防治研究概况~i[A];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三十次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
12 |
王云松;;排刺法治疗小儿咳嗽413例[A];第八次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13 |
毛伟松;;薏苡仁巧治小儿咳嗽[A];浙江省中医药学会2005年儿科中医、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暨继续教育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
14 |
安笑然;张秀英;;小儿咳嗽辩治体会[A];第23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儿科名中医讲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
15 |
张雅凤;郭振武;林忠嗣;徐丽;;从脾胃论治小儿咳嗽经验探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三十次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
16 |
姚勇志;王力宁;吴曙粤;蒙春雪;高冲;钟李英;刘利明;张程和;李韶华;;729例特禀体质小儿咳嗽证型分布规律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三十次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
17 |
赵卫;陈春红;;中国灸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咳嗽的效果观察[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
18 |
司徒桦;;寒药致咳——浅谈治疗小儿咳嗽滥用寒凉之弊[A];第25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究会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
19 |
邵洪芳;;推拿加中药贴穴治疗小儿咳嗽96例[A];中国中医药学会建会20周年学术年会专辑(下)[C];1999年 |
20 |
何平;张云洲;李小珊;苏艳;王艳芬;杨旭东;程毅;杨若俊;;昆明地区小儿咳嗽治疗特点[A];第24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讨会、儿科名中医讲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