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正交设计优选巴戟天中多糖提取工艺

程力惠  王建壮  卢丽霞  
【摘要】:目的:对影响巴戟天中多糖的提取工艺因素进行系统考察。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以多糖提取率作为指标,分别考察了醇沉浓度、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提取效率的影响,并选取乙醇浓度(A)、提取温度(B)、液料比(C)和提取时间(D)4个因素设计正交试验。结果:影响多糖提取率的主次因素为ACDB,即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最佳提取工艺为:A2B1C2D1。即:在70℃下液料比为30∶1时提取4 h并用80%乙醇沉淀。结论:优选出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开发巴戟天多糖提供了科学依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斐菲,吴拥军,屈凌波,吴逸明;中药巴戟天抗自由基活性的研究[J];光谱实验室;2005年03期
2 王成永,金传山,彭代银,吴德玲;巴戟天生产工艺及含量测定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5年05期
3 何传波;陈玲;李琳;郭祀远;李冰;吴少雄;;巴戟天水溶性多糖分离纯化的研究(英文)[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4 李妍;曾玩芸;;酶法辅助提取巴戟天多糖的工艺研究[J];食品与机械;2010年01期
5 王成永,金传山,吴德玲,王举涛;盐巴戟天炮制工艺改进实验及质量标准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陈素艳;彭爱红;吴升山;黄志勇;;RSM优化巴戟天多糖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7 何传波;李琳;汤凤霞;熊何健;;巴戟天多糖的提取及纯化研究[J];食品科学;2008年08期
8 郭霞;邹祥;孙敏;;桑黄菌丝体多糖提取方法比较及优化研究[J];食用菌;2009年03期
9 文震;刘波;郑宗坤;游新奎;蒲一涛;李琼;;超临界CO_2配合萃取巴戟天中的有害元素[J];现代化工;2007年S2期
10 吴拥军;刘洁;吴予明;刘利娥;张洪权;;中药巴戟天多糖的测定及其微量元素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5年12期
11 梁丽敏;徐勇;;南药巴戟天多糖的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1年08期
12 李巧云,居红芳,翟春;五味子粗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4年05期
13 李巧云,翟春,居红芳,葛粉凤;榛蘑粗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J];化学世界;2004年07期
14 高丽君,王汉忠,崔建华,王建华;白首乌可溶性多糖提取工艺研究[J];食品科学;2004年10期
15 张士国,邵伟国;灰树花子实体多糖提取方法的比较[J];中国林副特产;2005年02期
16 程国庆;李进才;;现代中药饮片厂中药的去心工艺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6年09期
17 李杜军;刘明生;张鹏威;丁仰宏;吴丽媛;曹丽萍;李中桂;周郁斌;;天杞颗粒的制备工艺[J];医药导报;2011年04期
18 潘育方;黄丹莹;;壳聚糖去除中药水煎液中重金属的初探[J];化工时刊;2005年11期
19 徐鸿华,詹若挺;广东中药材生产的规范化、产业化建设[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3年02期
20 周家容,王德培,高大维,彭志英;应用MRCO设计提取螺旋藻多糖的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叶姜瑜;;紫芝子实体多糖的分离纯化研究[A];中国菌物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六届菌物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2 彭爱红;吴育鲤;;中性红荧光光度法测定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9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巴戟多糖的纯化工艺与产业化[A];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部分单位会员成果汇编[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石珏;亮菌与川芎共发酵转化的耐缺氧药物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郭可锦;养寿丹浓缩丸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3 黄维钱;海南特色中药及药对中微量元素猛(Mn)的形态分析及生物利用性评估[D];海南大学;2012年
4 黄才欢;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及其改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陆善旦;广西地产中药材走势顺畅[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2 本报记者  郭望;解惑南药[N];医药经济报;2006年
3 夏国强;健民药业研究胶囊剂喷雾干燥工艺[N];中国医药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