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虎杖药材中蒽醌衍生物及其苷类成分的测定

梁广华  张建浩  
【摘要】:目的:建立虎杖药材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以甲醇-1%高氯酸水溶液(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0 nm。结果:操作方便,结果准确,可供本品质量控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黄齐林;马志刚;曹秋娥;;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大黄中大黄素,大黄酸和芦荟大黄素的研究[J];分析试验室;2006年10期
2 于永洲;;HPLC法测定通便宁片中芦荟大黄素和大黄酸的含量[J];世界中医药;2010年05期
3 路铭,陈琼华;中药大黄的生化学研究 ⅩⅩⅨ.蒽醌衍生物对小鼠P388白血病的抑制作用[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4 陈琼华,刘楚榕,邱萃华;中药大黄的综合研究——Ⅻ.蒽醌衍生物对艾氏腹水癌细胞呼吸和酵解的影响[J];药学学报;1980年02期
5 陈春麟,陈琼华;中药大黄的生化学研究.ⅪⅩ.蒽醌衍生物对线粒体呼吸链的抑制部位[J];药学学报;1987年01期
6 祝红;易国斌;;HPLC法测定糖清胶囊中的芦荟大黄素 大黄酸 大黄素的含量[J];辽宁中医杂志;2009年12期
7 路铭,陈琼华;大黄的生化学研究ⅩⅩⅩ.蒽醌衍生物对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8 陈长水;桑旭峰;;HPLC法测定八正合剂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和大黄酚[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年05期
9 王洪志;范俊婷;刘勇;樊华;李婉晴;;HPLC法测定清胰片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年09期
10 伍晓春,陆豫;HPLC法测定虎杖中主要蒽醌的含量[J];中医药学刊;2005年09期
11 贺福元;周宏灏;罗杰英;邓凯文;扶瑾;皮凤娟;吴德智;戴儒文;;HPLC测定中药成分溶度参数的理论与实验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8年06期
12 张辉珍;罗丹冬;丘振文;;RP-HPLC法同时测定久芝清心胶囊中5种蒽醌类成分的含量[J];中药材;2009年06期
13 王秀玉;孙树英;王洪存;李启清;;大黄中总蒽醌的提取及分离[J];泰山医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14 贺福元;刘文龙;扶瑾;邓凯文;吴德智;戴儒文;皮凤娟;罗杰英;周宏灏;;HPLC测定中药多成分总量溶度参数的理论及实验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0年08期
15 李伟;柴金玲;阿里木江·艾拜都拉;谷学新;;区带毛细管电泳分离测定大黄提取液中游离蒽醌化合物[J];分析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16 薛小平;鹿燕敏;王倩;刘洪斌;;HPLC法测定清热解毒方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及大黄素甲醚的含量[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年07期
17 宋妍;;用HPLC法测定牛黄上清片中各大黄素成分的含量[J];现代医药卫生;2010年24期
18 陈广通;张琳;李玉琴;王新杨;汪冬庚;;HPLC测定大黄虫丸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及大黄素甲醚的含量[J];中国现代中药;2010年12期
19 陈广通;汪冬庚;李玉琴;;王氏保赤丸中大黄5种成分的HPLC测定[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20 何素琴;欧阳吉德;肖琳;;HPLC法测定胆石通胶囊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及大黄素甲醚的含量[J];西北药学杂志;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素珍;张忠义;张守尧;;微乳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大黄中5种蒽醌类衍生物的含量[A];2010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红医;成谦;石志红;赵淑军;梁晓静;;大黄中五种蒽醌类成分提取方法的优化[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3 卫莹芳;马小花;龙飞;李晨;刘永;谢达温;;决明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论文集——祝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成立二十周年[C];2008年
4 王淑美;梁生旺;郭亚健;冯素香;李建生;李淑芳;;脑脉通不同提取工艺中化学成分变化的研究[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夏海武;;虎杖组培快繁影响因素的研究[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于华忠;曹庸;李国章;龙维珍;;不同地区、不同生境条件对虎杖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A];全国第六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李新;邹洁;李臣宇;李颖;李唐宁;李俊英;;大黄酸对IL-2诱导的大鼠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8年年会暨首届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孙建国;张锦雯;王广基;彭英;艾华;谢海棠;黎磊石;刘志红;章海涛;许美娟;郑超男;吕天;;抗糖尿病肾病新药大黄酸的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A];第九届全国药物和化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程基焱;郭勇;黄吉春;余鸿;;芦荟大黄素对皮肤黑色素细胞内NOS的调控作用[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10 刘腊娥;陈立新;刘陵云;田益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洁康舒洗剂中大黄酸大黄素及大黄酚的含量[A];2004年全国中药研究暨中药房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力;虎杖提取物(中药Ⅱ类新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缓释胶囊的研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年
2 秦俭;ADMA致动脉粥样硬化内皮功能障碍的机理及虎杖的干预[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3 向海艳;虎杖中白藜芦醇的分离纯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4 赵正保;抗肠源性内毒素药物《双利肝》的药学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5 宁建平;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在DN发病中的作用及大黄酸对其影响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黄云虹;力达霉素克服肿瘤细胞多药抗药性的研究以及新型抗肿瘤生化调节剂的探索[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7 张彩宁;中药虎杖雌激素活性成分及其物质基础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年
8 谭正怀;大黄防治糖尿病肾病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3年
9 曹庸;虎杖颗粒愈伤组织悬浮培养体系建立与白藜芦醇的生物合成、调控及生物转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10 朱立贤;虎杖中白藜芦醇(苷)和蒽醌化合物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颖;大黄酸和芦荟大黄素的成酯拼合及其抗肿瘤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1年
2 周晓玲;芦荟大黄素体外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常金花;三黄分散片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承德医学院;2007年
4 陈静;虎杖育种关键技术初步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李晓红;大黄酸抗炎作用及机理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6 范冠楠;大黄酸对破骨细胞形成、分化及凋亡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7 乔赛男;中药大黄及其有效成分的荧光光谱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马小花;决明子质量研究与评价-Ⅰ决明[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年
9 郝晓花;非水反相液相色谱法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10 许科;大黄酸对大鼠慢性移植肾肾病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伟;虎杖的妙用[N];大众卫生报;2004年
2 叶德松;虎杖用途多[N];上海中医药报;2000年
3 刘健英;虎杖用处多[N];上海中医药报;2002年
4 ;我用虎杖[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5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 张世筠;虎杖疗疾有来历[N];健康时报;2004年
6 陈磊;虎杖治病单方数则[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年
7 范瑛;虎杖药用小方[N];民族医药报;2007年
8 李云;虎杖中的抗癌提取物前景诱人[N];医药经济报;2003年
9 陶春祥;大黄酸逆转胰岛素抵抗研究近况[N];中国医药报;2003年
10 王世彪 何继红;虎杖在呼吸、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