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苦参碱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TLR4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氧化苦参碱(OM)对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Toll样受体4(TLR4)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OM抗炎、抗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复制大鼠DM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和氧化苦参碱干预组(OM组),每组8只大鼠。OM组大鼠从模型复制成功次日起给予OM 75 mg/(kg·d)灌胃,同时设正常对照组(NC组)(8只大鼠)。16周后处死大鼠,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TLR4、蛋白激酶Cα(PKCα)及胶原蛋白Ⅳ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匀浆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DM组大鼠体重减轻,血糖和24 h尿蛋白升高(P0.05);肾组织TLR4、PKCα及胶原蛋白Ⅳ表达增多(P0.05);炎症因子IL-6和TNF-α表达增多(P0.05)。与DM组相比,OM组大鼠体重逐渐增加,血糖和24 h尿蛋白降低(P0.05);TLR4、PKCα及胶原蛋白Ⅳ表达下调(P0.05);炎症因子IL-6和TNF-α表达下调(P0.05)。结论 OM可下调DM大鼠肾组织TLR4的表达,减少炎症因子的表达和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从而缓解DN纤维化病变的发生、发展,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KCα蛋白的表达有关。
|
|
|
|
1 |
王明雷,周秋丽,王本祥;氧化苦参碱肠内菌代谢及吸收入血活性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1年04期 |
2 |
陈睿;顾雪中;吴芳;;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苦参栓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年07期 |
3 |
陈凌;骆凯;吴赟;闫福华;;氧化苦参碱抗炎作用研究新进展[J];医学综述;2007年15期 |
4 |
潘广洲;李峰;李键;;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转化对苦参提取工艺的影响[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8年02期 |
5 |
顾宏霞;刘婧;何黎琴;王效山;;氧化苦参碱的合成[J];化学世界;2009年05期 |
6 |
臧晋;李杰;李慧星;;氧化苦参碱提取工艺的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年06期 |
7 |
臧晋;;氧化苦参碱提取条件的优化[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
8 |
周玲;;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农业与技术;2009年06期 |
9 |
杨金香;贺艳斌;李俊波;白熙;;基于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对氧化苦参碱的测定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
10 |
陈晓峡;向小庆;叶红;;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年11期 |
11 |
蒲瑞章,仪明光,曾永超;n-[13-~3H]苦参碱及n-[13-~3H]氧化苦参碱的制备[J];核技术;1988年01期 |
12 |
庞志功,汪宝琪,王翔,赵建湘;用荧光猝灭法测定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J];药物分析杂志;1998年06期 |
13 |
江海燕,陈勇,张辉;苦参不同炮制品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测定[J];中成药;2001年03期 |
14 |
王毅,孟根达莱,郑文艳,武怀书,刘栓娣;氧化苦参碱在乙肝患者体内的药动学[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3年04期 |
15 |
李常青,李小曌;氧化苦参碱治疗肝病的研究进展[J];热带医学杂志;2003年02期 |
16 |
李红民,黄仁泉,郝建国,贾敬芬1;产地和植株年龄对苦参干燥根中氧化苦参碱含量的影响(英文)[J];中草药;2004年04期 |
17 |
付金国,郭治彬;氧化苦参碱心血管药理作用的研究[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18 |
张善玉;姜艳玲;申英爱;;抗妇炎胶囊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J];时珍国医国药;2006年05期 |
19 |
胡敏;徐文炜;夏春华;熊玉卿;;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评价氧化苦参碱的生物等效性[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6年12期 |
20 |
孙宏丽;商蕾;初文峰;霍蓉;刘艳;杨宝峰;;氧化苦参碱心肌保护作用及其作用靶点的研究[J];中草药;200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