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堰塞湖灾害链成灾演化特征与防灾思路
【摘要】:汶川地震诱发产生了大量堰塞湖灾害,其中34个大型典型堰塞湖的稳定性及处置在救灾阶段一度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重建阶段,堰塞湖的安全性问题也将是很大的制约因素,如何有效防治堰塞湖灾害的发生是保证恢复重建的选址与长远发展安全的关键。由地震堰塞湖构成的灾害链,链式灾害的危害与防治难度都远大于灾害单体,因此要防治堰塞湖灾害发生,必须将堰塞湖以灾害链的角度,确定控制堰塞湖灾害链成灾演化的关键因素,建立综合防治地震堰塞湖灾害链的防治策略,实现对整个流域的灾害防控。本文作者通过现场考察资料,对几个典型堰塞湖灾害链的成灾演化特征进行剖析,找到崩滑堆积体组构特征、降水、人为作用等几个关键控制堰塞湖灾害链成灾演化的因素,并针对这些控制因素,制定汶川地震灾区堰塞湖灾害链的综合防治和有效利用相结合的防灾思路。
|
|
|
|
1 |
崔云;孔纪名;阿发友;田述军;;堰塞湖在灾害链演化中的控制作用及其断链防灾思路[J];亚热带水土保持;2010年04期 |
2 |
王士革;;山地灾害与减灾[J];中国减灾;2006年06期 |
3 |
;山地灾害应急管理专题培训班举办[J];中国减灾;2006年06期 |
4 |
陈润东,黄华军;广西山地灾害及其防御对策[J];广西水利水电;2003年04期 |
5 |
李占齐;山地灾害 防治措施综述[J];陕西水利;2000年02期 |
6 |
韦革宁,廖胜石;桂西山地灾害的监测、预测及其对策[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4年S1期 |
7 |
陈和平,王深法,胡恒鹏;突发性山地灾害与土壤发生类型的相关性[J];土壤通报;2003年01期 |
8 |
张安明,徐茂其;山地灾害综合防治决策分析——以重庆黑水滩河上游流域为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7年04期 |
9 |
文海家,张永兴,张建华;山地灾害对新重庆社会经济环境的重要影响[J];重庆环境科学;2000年06期 |
10 |
王振耀;山地灾害抢险救灾演练的启示[J];中国减灾;2002年04期 |
11 |
乔建平,蒲晓虹;四川沐川—马边(1994-12-30)5.5级地震山地灾害类型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1995年03期 |
12 |
文海家,张永兴,张建华;山地灾害对新重庆社会经济的主要影响分析[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
13 |
王道杰,陈吕容,周麟,崔鹏,朱波;山地灾害治理中生物工程存在的问题[J];山地学报;2004年04期 |
14 |
;第五届海峡两岸山地灾害和环境保育学术研讨会与第六届全国泥石流学术会议即将召开[J];山地学报;2005年05期 |
15 |
邓伟;;次生山地灾害 汶川大地震的雪上之霜[J];人与生物圈;2008年04期 |
16 |
邓伟;;灾难是学习的契机[J];人与生物圈;2009年Z1期 |
17 |
向灵芝;崔鹏;方华;;震后灾害链生机制及其对汶川地震城镇重建的影响[J];灾害学;2010年S1期 |
18 |
余大富;山地灾害防治工程经济效益评价刍议[J];灾害学;1997年04期 |
19 |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关于开展秦巴山区山地灾害普查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J];陕西政报;1999年15期 |
20 |
商彦蕊;人类活动在放大和减轻山地灾害中所起作用——以太行山区前南峪和真炭沟小流域为例(英文)[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