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现代控制中动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张姣姣  吉建娇  司晶新  刘丹丹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定理,李雅普诺夫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不仅可以研究古典控制理论所能研究的线性定常系统,还可以研究古典控制理论所不能研究的线性时变以及非线性系统。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郭开仲;刘永清;;系统冲突性分解系列文章[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1993年01期
2 赵碧蓉,江明辉,沈轶;随机时滞神经网络的全局指数稳定性[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5年05期
3 欧阳林群;王效华;;非线性系统神经网络输出稳定控制器的设计[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4 谭斌;具有变系数的可分离变量系统的稳定性[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1年02期
5 陈征;;一类系统的二次李雅普诺夫函数存在性的判断[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许弘雷;;应用脉冲控制方法鲁棒镇定混沌鲁里叶系统[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7年09期
7 覃荣存;冯春华;;利用V函数研究非线性系统解的稳定性[J];梧州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李丽勤;许弘雷;;Rossler超混沌系统的脉冲稳定[J];通信技术;2008年09期
9 唐功友;刘永清;;加权向量范数型李雅普诺夫函数在大系统稳定性中的应用[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4期
10 俞向罡;顾兴源;;一类不确定离散时间系统的最优鲁棒控制[J];自动化学报;1992年05期
11 李汉强;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12 李义府,谢长焱,蔡自兴;HOPF分叉定理在非线性振荡电路中的应用[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2年01期
13 王忠锋;王凡;;Matlab在控制系统稳定性判定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12期
14 倪郁东;沈吟东;;二维非线性临界解析动态系统的局部渐近稳定性[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9年02期
15 张晶华;梁家荣;杜富;;离散T-S广义模糊系统的二次稳定性[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16 刘佳;李春书;;基于Backstepping方法的轮式移动机器人轨迹跟踪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11年01期
17 焦国辉;崔志华;谭瑛;樊卫兵;;小世界模型的个体决策微粒群算法[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1年02期
18 唐功友,赵驯洪,郭忠文;大系统在稳定性理论中的部分分解法[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19 任斌;程良伦;;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中V函数的构造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09年02期
20 王勃;;一类非线性切换时延系统的鲁棒稳定性[J];微计算机信息;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中如;潘卫平;;应用李雅普诺夫函数分析岩土边坡体的稳定性[A];中国水利学会一九九九年优秀论文集[C];1999年
2 沈洁;赵素霞;;关于一般Lurie型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绝对稳定性的研究[A];1999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3 顾兴源;俞向罡;;一类离散时间不确定单输入系统的鲁棒控制[A];第三届全国控制与决策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4 王向东;高立群;张嗣瀛;;关于一类相似组合大系统性质的几点注记[A];199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5 陈松林;朱祖慈;;一类不确定双线性系统的状态反馈Robust控制[A];199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6 张媛媛;丛爽;崔龙飞;;两种基于李雅普诺夫的量子控制方法的性能对比[A];2009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倪郁东;费树岷;沈吟东;;临界状态下二维仿射控制系统的局部光滑镇定[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1)[C];2009年
8 匡森;丛爽;;基于状态间距离的量子系统反馈控制[A];第25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郑艳;井元伟;;基于T-S模型的倒立摆系统鲁棒控制[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10 唐功友;郭忠文;张文武;;线性时变离散大系统稳定性的部分分解法[A];2001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庆生;基于李雅普诺夫方法的电力系统变结构励磁控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卢建宁;基于LMI的若干混杂系统稳定性分析与综合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茅靖峰;静止同步补偿器滑模变结构控制及数字系统设计[D];江苏大学;2008年
4 叶华文;基于耗散系统原理的非线性系统鲁棒镇定和镇定问题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5 张玲玲;磁浮列车悬浮系统的Hopf分岔及滑模控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6 汪志鸣;连续时间非线性控制系统的采样镇定控制器的设计——基于近似离散化模型上的方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健;多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全局自适应稳定控制设计[D];山东大学;2012年
8 仝庆贻;混杂系统稳定性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甘正宁;可激媒质中的螺旋波及其分布式控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石焕;功率驱动移动智能体网络的同步分析与控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洁;四阶常系数线性系统的李雅普诺夫函数的构造和四阶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D];安徽大学;2005年
2 尚德泉;一类不连续系统的变差稳定性[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仲兆准;非线性系统的鲁棒无源化控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4 武萌;差分方程的振动性和稳定性[D];河北大学;2006年
5 刘霞;时间尺度上扰动方程的两度量稳定性[D];河北大学;2006年
6 李娇;切换系统的鲁棒动态输出反馈控制[D];沈阳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文娟;几类非线性时滞微分方程解的有界性与渐近性[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8 单红梅;非线性动力系统的混沌控制与同步研究[D];江苏大学;2005年
9 张青;具有时滞的神经网络的鲁棒稳定性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刘曰锋;一类混杂动态系统分析与控制[D];大连交通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