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秸秆全量还田下晚稻季翻耕对双季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和产量的影响

唐刚  廖萍  眭锋  吕伟生  张俊  曾勇军  黄山  
【摘要】:翻耕有利于秸秆还田,为了探究秸秆全量还田下不同耕作措施对双季稻产量和温室气化排放的影响,在晚稻季设置浅旋耕和翻耕2个处理,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连续监测当季晚稻和第2年早稻季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以阐明秸秆全量还田下晚稻季翻耕对稻田甲烷(CH_4)和氧化亚氮(N_2O)排放及产量的影响。与浅旋耕处理相比,晚稻季翻耕显著降低了当季晚稻CH_4累积排放量(19.04%)、综合温室效应(19.19%)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22.02%),而对N_2O累积排放量无显著影响。晚稻季翻耕对第2年早稻季稻田温室气体排放无显著影响。可见,翻耕的减排效应只体现在当季。此外,浅旋耕和翻耕处理对当季晚稻和第2年早稻产量及其构成均无显著影响。短期来看,秸秆全量还田下晚稻季翻耕有利于协同实现双季稻稳产和稻田温室气体减排。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4条
1 孙丽惠;李中强;;北方旱地农田主要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进展[J];辽宁农业科学;2020年02期
2 段智源;王学良;何萍;;楚雄市主要水稻种植区域的温室气体排放因素探究[J];南方农业;2020年05期
3 李锐;杨恒山;邰继承;;灌溉方式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研究进展[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05期
4 ;新研究显示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不需全民食素[J];环境与生活;2020年11期
5 段鹏;;灌溉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研究进展概述[J];西藏农业科技;2021年02期
6 刘月仙;刘娟;吴文良;;北京地区畜禽温室气体排放的时空变化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年07期
7 王振阳;洪大剑;薛薇;;规模化养猪场粪便资源化利用方法及其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研究[J];质量与认证;2021年01期
8 柳杨;程志;王廷宁;黎水宝;;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氮肥温室气体排放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年03期
9 时亚文;李宙炜;阳剑;唐启源;;农田系统氨挥发与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进展[J];作物研究;2011年06期
10 ;气候环境[J];科学中国人;2020年Z2期
11 楚天舒;赖世宣;杨增玲;;黑龙江农垦种养业生产系统温室气体排放与土壤固碳的核算[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1年04期
12 张景鸣;张滨;;黑龙江省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J];统计与咨询;2017年02期
13 刘翌晨;郭涑娜;朱法江;马文林;;规模化奶牛养殖场温室气体排放研究——以山西省某奶牛养殖场为例[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20年06期
14 贺京;李涵茂;方丽;胡啸;孔维才;;秸秆还田对中国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周际海;袁颖红;樊后保;濮海燕;郑纪勇;申卫博;;植被恢复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A];土壤科学与生态文明(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2 钱浩宇;江瑜;陈金;张卫建;;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激增与水分管理措施对稻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A];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9年
3 魏天宇;原树森;;用控制灌溉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赵文化;单海滨;黄江;;应用MODIS植被指数对比分析04-05年广东晚稻[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卫星遥感技术进展及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5 宋迎波;;环境气象条件对福建晚稻产量动态影响研究[A];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7年
6 董智;邓林军;董俊;侯志研;;免耕条件下秸秆覆盖对玉米产量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A];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201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7 胡良;周际海;樊后保;濮海燕;黄荣霞;吴雪艳;;秸秆及其生物质炭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A];土壤科学与生态文明(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6条
1 邬磊;双季稻田转菜地对生态系统碳平衡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8年
2 Morris Oduor Omondi;生物质炭对土壤物理性质、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可提取态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整合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3 张鑫;施肥对小麦—大豆轮作体系产量可持续性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4 山楠;畜禽养殖固体废弃物不同堆置条件下碳氮气体排放规律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
5 李建政;氮肥优化措施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年
6 李楠;中国农业能源消费及温室气体排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7 王广帅;灌溉模式对华北平原冬小麦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8 陈粲;不同秸秆还田处理下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DNDC模型模拟及模型适应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9 甄伟;中国大陆种植业能源消费温室气体排放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7年
10 胡正华;紫外辐射增强对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11 Raheem Abdulkareem;绿肥还田对双季稻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及其相关土壤微生物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20年
12 王磊;市域尺度农业温室气体排放计量与田块尺度生物质炭减排的可持续性评价[D];南京农业大学;2018年
13 张婧婷;多因子变化对中国主要作物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14 邓邦良;改良剂应用对油茶林施氮肥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江西农业大学;2020年
15 PUNHOON KHAN;水分提取生物质炭对稻麦轮作下稻田土壤质量、作物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8年
16 吴洁;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与秸秆生物炭施用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固碳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郝利;采伐对温带森林沼泽非生长季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9年
2 杜世宇;水氮耦合对设施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9年
3 张晓彤;考虑温室气体排放的牛肉供应链双环节决策优化[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4 张金瑞;典型覆盖物对堆存牛粪氨气和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9年
5 孙自川;稻虾共作下秸秆还田和投食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8年
6 燕苗霞;吉林省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及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财经大学;2018年
7 成功;秸秆、生物质炭施用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8 郝帅帅;秸秆还田对稻麦产量和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7年
9 王小淇;秸秆及生物质炭应用于强还原灭菌法对砖红壤性质及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研究[D];海南大学;2017年
10 王智鹏;江西省生猪养殖温室气体排放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7年
11 刘长红;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稻田转菜地)及其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12 王欣欣;生物炭施用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13 王路路;基于全生命周期分析的呼伦贝尔家庭牧场温室气体排放研究[D];北京农学院;2021年
14 吴淑勋;粪肥还田技术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减排性能评价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20年
15 李娜;猪场贮存污水温室气体排放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16 唐一荷;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种植业温室气体排放和需水量影响评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1年
17 冯雷雨;牛奶产品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6年
18 贾斯淳;气候变化背景下下不同管理措施对小麦生长及麦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山西农业大学;2019年
19 张萍;土壤管理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效应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20 高居娟;水分对若尔盖湿地不同微生境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宗华;有机农场增加温室气体排放[N];中国科学报;2019年
2 瞿剑;近50年我国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下降约70%[N];粮油市场报;2019年
3 本报记者 刘钊;粮食生产: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N];中国气象报;2016年
4 本报记者 鄂歆奕;当心!高位海水养殖可加剧温室气体排放[N];中国自然资源报;2020年
5 本报记者 别凡;农村节能降碳潜力巨大[N];中国能源报;2021年
6 本报记者 张振中;湖南澧县澧南镇:抢插晚稻开展生产自救[N];农民日报;2020年
7 本报记者 于学华;我国基本扭转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局面[N];中国电力报;2019年
8 田创新;浠水晚稻抗旱成本投入增加[N];粮油市场报;2009年
9 实习生 姜波;农民最先尝到气候变暖苦头[N];科技日报;2007年
10 朱彩章;晚稻寒露风危害的补救措失[N];农资导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