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平舆县2013年持续高温干旱对夏玉米生产的影响及对策

冯贺奎  臧俊岭  万保恒  苏桂华  
【摘要】:豫南夏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经常遇到高温干旱。持续的高温干旱常常引起玉米生长发育受阻,致使夏玉米结实性差、灌浆不满、病虫害严重及各种生理疾病等问题,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根据平舆县夏玉米的实际状况,利用气候资料,探讨分析高温干旱对夏玉米的影响规律,结合生产实际,提出防御对策。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金梅;;淮北地区夏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19期
2 陈金平;;豫南稻茬麦区小麦生态条件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21期
3 卢东升;吴小芹;;豫南茶园春季树栖真菌群落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5年12期
4 卢东升;吴小芹;;豫南茶园芽及叶栖真菌种群的演替[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5 赵霞;王宏伟;谢耀丽;闫玉方;刘京宝;王振华;黄璐;;豫南雨养区夏玉米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J];河南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6 沈传明;王慧;刘俊霞;李洪胜;沈冲;;豫南水稻抛植苗原床泥质露天育秧法技术介绍[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09期
7 王庆春;韩静;张连香;刘立增;吕冬梅;;2010年棉花花铃期管理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0年20期
8 方玲;宋世枝;段斌;何世界;;豫南“早西瓜—晚粳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杂交水稻;2006年01期
9 白家惠;张俊丽;李戈;李学欣;刘海波;崔树林;;气候条件对平顶山市夏玉米生产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15期
10 陈金平;;豫南稻茬小麦生长发育特点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21期
11 许传桢,元生朝,蔡士玉;高温对杂交水稻结实率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82年02期
12 宋世枝,崔满星,扶定,段斌;豫南粳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0年10期
13 胡方宝;如何克服豫南稻田种植双低油菜的障碍[J];河南农业;2003年12期
14 孟宪盛;;覆膜花生创高产[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1988年01期
15 宋世枝,崔满星;豫南水稻延后栽培的可行性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2000年08期
16 潘华兴;孙伟;吕秀鑫;;2010年镇江市小麦质量情况简析[J];现代面粉工业;2011年01期
17 翟群社;姚拴锁;肖云涛;姚军;陈武德;杨小梅;;玉米制种田减产的原因及雪灾后管理措施[J];中国种业;2011年02期
18 赵继殿;;豫南稻茬麦应注重适期早播[J];河南农业科学;1988年09期
19 祁玉良,崔满星,张明年,王友,华方玲;豫南优质稻米开发的现状、目标与发展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1年11期
20 宋晓昆;胡燕金;闫龙;冯燕;荆慧贤;赵青松;杨春燕;;持续高温对大豆品种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河北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易亮;祝新建;刘敏;;豫南稻茬麦湿害成因及其防控措施[A];全国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汤日圣;郑建初;金之庆;黄益洪;张大栋;童红玉;;高温导致杂交水稻籽粒不实与内源激素的关系[A];2007年全国植物生长物质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3 千怀遂;;气候对河南省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其变化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4 何文兰;宋玉立;杨共强;;63个小麦推广品种对籽粒黑点病的抗性鉴定[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植物病理学研究进展(第五卷)[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协锋;河南省烟草种植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金平;豫南稻茬麦区小麦新品种丰抗3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2 段斌;豫南稻区粳稻播期适应性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3 陈晓琼;豫南黑香糯花色素的初步分析及其基因定位[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4 田志强;河南省水稻生产潜力及增产技术途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5 雷福成;氮肥施用技术对小麦“信阳234”产量和品质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6 刘佳;豫南主栽茶树品种的信阳毛尖茶适制性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宋晓霞;“籼改粳”将推动豫南稻区耕作制度大变革[N];河南科技报;2006年
2 记者 杨光林;积极行动 做好近期麦田管理[N];周口日报;2006年
3 沧州市吴桥县农业局 赵风娟;今年棉苗问题多分析原因找对策[N];河北农民报;2007年
4 柳俊岭;高产、优质、多抗偃高1号998小麦叫响黄淮麦区[N];河南科技报;2006年
5 周理飞;烈日炎炎 茶园叫渴[N];闽北日报;2007年
6 记者 吴江海 通讯员 黄俊军;老翁探索水稻种植新技术[N];安徽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郭俊娟;宛麦16:大灾之年创高产[N];河南科技报;2010年
8 田宜龙;专家教你预防小麦干热风[N];河南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孙炜;两系超级稻新两优6380生产表现突出[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乔林生;气温偏高 苗情多变[N];期货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