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高温对玉米生产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陈朝辉  王安乐  王娇娟  薛建兵  董喜才  魏国英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极端高温天气,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构成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探讨高温条件下玉米热害产生的原理和方式,对玉米生产实践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分析了高温对玉米生产的影响途径及方式,并提出了选用耐热抗逆品种、进行耐热性锻炼、改善农田小气候、人工授粉、调整播期等适当的防御措施,可以缓解高温对玉米生产的危害。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玉堂;作物高温热害的防御措施[J];河北农业科技;1999年03期
2 王玉堂!山东东平县龙山大街19号,271500;高温热害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与对策[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0年06期
3 杨敏,陈映雁;望江县2003年单季稻受高温热害情况及预防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04年02期
4 夏本勇;水稻高温热害的发生与防御措施[J];安徽农业;2004年04期
5 刘永忠;预防柑桔五月高温热害的主要技术[J];广西园艺;2005年03期
6 黄宇;王华;;高温热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湖南农业;2008年08期
7 赵子祥;水稻高温热害的预防及减灾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上半月刊);2005年09期
8 吴彬;毛慧敏;;水稻高温热害的防御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09年09期
9 余培军;余波;石亚丽;孙丹平;;豫南水稻高温热害的预防措施[J];农家参谋;2011年04期
10 谭荫初;柑桔园预防高温热害的措施[J];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2000年04期
11 王玉堂;高温热害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与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5年04期
12 季世松;农作物高温热害防御措施[J];农村天地;2005年08期
13 郑永宁;东刘一号荔枝挂果期高温热害防护[J];福建果树;2003年03期
14 宋惠安;;提防异常高温热害引起柑桔落花落果[J];果农之友;2006年07期
15 朱奇;张祥;曹洪;;2006年中灿稻高温热害情况调研[J];麦类文摘(种业导报);2006年10期
16 何金旺;;水稻高温热害的防御及补救措施[J];科学种养;2009年10期
17 杨晓春;林瑞坤;吴振海;;水稻高温热害的研究进展[J];福建农业科技;2006年02期
18 冯骏,叶太平,何泽林,潘忠义,胡春明,蒋双武;中稻遭遇高温热害情况调查及避灾应对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03年06期
19 黄义德,曹流俭,武立权,严平,陈多璞,杨安中;2003年安徽省中稻花期高温热害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0 胡安胜;臧壮望;顾彩明;;高温热害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及防御措施[J];上海蔬菜;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晓霞;张满贵;;大力发展玉米生产 促进鄂尔多斯农业发展[A];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2 谷平;彭成林;杜君;赵欣;蔡青年;;老虫引起的新为害——绿蝽在玉米上的发生与为害[A];植物保护与现代农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秀君;杨封科;;新型抗旱保水剂在小麦、玉米生产中的作用[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2年
4 宗式群;徐培华;李文裕;;玉米雄性不育的应用探讨[A];中国作物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黄辉;;玉米生产、市场与技术发展情况的思考[A];第五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集[C];2006年
6 吴锁伟;李卫华;夏宗良;丁俊强;金德敏;翁曼丽;吴建宇;王斌;;玉米多种抗病基因的聚合育种[A];中国遗传学会“发育、遗传和疾病”研讨会论文汇编集[C];2007年
7 王桂荣;刘猛;王慧军;蒲娜娜;李敏;;科技进步对河北省玉米生产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A];农村公共品投入的技术经济问题——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佟屏亚;;质疑“超级玉米”“超高产”——兼论中国玉米生产的发展方向[A];中国作物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刘开昌;王庆成;;加入世贸组织后山东省玉米生产发展战略[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10 黄性厚;李世民;;创新思维探索玉米生产新途径——宝泉岭分公司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探讨[A];黑龙江省首届青年科技工作者论坛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分会场实施五大战略推进三化进程构建和谐农场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苟诗薇;宁夏玉米生产的气候风险等级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2 曹秀玲;三河尖矿深井高温热害资源化利用技术[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3 王运圣;玉米生产信息化服务平台构建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4 刘志新;不同耐密性玉米的密植效应及耐密性遗传规律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5 肖炎农;玉米耐旱QTL定位和遗传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6 张帆;玉米穗粒腐病遗传效应分析及抗性QTL定位[D];四川农业大学;2006年
7 杨恩琼;贵州中高海拔区玉米产量与品质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柴斌锋;我国玉米成本及经济效益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9 刘颖杰;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产量的区域影响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10 丁岩;辽吉两省玉米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跃武;山西省玉米生产技术演替及发展趋势[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冯德花;安徽省高温热害分布规律及其中稻产量风险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1年
3 刘峰;山东省玉米生产成本收益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4 党琳;吉林省玉米生产技术创新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5 李志会;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及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2年
6 杨国庆;我国玉米生产效率差异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7 强慧婷;江苏省高温热害及其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8 杨为芳;广西玉米生产发展现状、面临的制约因素及相关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9 徐世艳;吉林省玉米生产比较优势与市场竞争力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10 党杨;吉林省玉米加工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利;临泉县夏玉米高产创建五统一[N];农民日报;2010年
2 记者 蔡永海;大成20万吨玉米化工醇项目有望8月投产[N];长春日报;2006年
3 记者 李扬;农业部门五条建议指导农民玉米生产[N];安阳日报;2009年
4 白玲;农业部全力推广玉米“一增四改”技术[N];山东科技报;2007年
5 ;当前玉米生产存在问题及对策[N];吉林农村报;2008年
6 记者 赵陈;巴州打响今春玉米生产总体战[N];巴中日报;2011年
7 赵红梅;肉蛋涨价 玉米吃香[N];河北日报;2007年
8 晓冬;春节前玉米价格将稳中趋升[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8年
9 实习生 鱼游 记者  李佑民;扩大春玉米生产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N];陕西日报;2006年
10 证券时报记者 魏曙光;河南今年玉米产量或达320亿斤[N];证券时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