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立会;董玉琛;;普通小麦与沙生冰草属间杂种的产生及细胞遗传学研究[J];中国科学B辑;1990年05期 |
2 |
樊路,任贤,韩敬花,樊丽彬,潘淑婷;通过对普通小麦染色体配对基因的调控导入外源有益基因[J];宁夏农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
3 |
韩敬花,樊路;ph1b,ph2a,ph2b基因在普通小麦与T.timopheevii杂交中的作用及应用前景[J];中国农业科学;1994年05期 |
4 |
樊路,韩敬花;普通小麦近缘种属中的控制染色体配对基因[J];北京农业科学;1994年01期 |
5 |
樊路,韩敬花,叶兴国,潘淑婷;一个柱穗山羊草(Aegilops cylindrica)系统中的类Ph1基因[J];遗传学报;1996年05期 |
6 |
李邦荣;;四倍体节节麦的染色体配对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21期 |
7 |
刘登才,罗明诚,杨俊良,颜济,兰秀锦,杨武云;小麦自然群体中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促进基因的染色体定位[J];西南农业学报;1997年03期 |
8 |
马瑞,郑殿升,樊路;普通小麦品种中Ph基因突变体自然存在的可能性研究[J];作物学报;1999年01期 |
9 |
张学勇,董玉琛,栗站稳;小麦和彭梯卡偃麦草杂种及其衍生后代的细胞遗传学研究——Ⅰ.彭梯卡偃麦草及其与普通小麦和硬粒小麦杂种F_1的染色体配对[J];遗传学报;1993年05期 |
10 |
亓增军,王洪刚,李晴祺,高居荣,陈贵田;普通小麦与黑麦的杂交亲和性及其杂种F_1染色体配对行为的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
11 |
刘登才,颜济,杨俊良,罗明诚,杨武云;小麦地方品种“开县罗汉麦”在远缘杂交中的遗传评价[J];作物学报;1999年06期 |
12 |
王新望,赖菁茹,宋希云,孙辉,李保云,刘广田;小麦抑制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Ph1)基因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1997年01期 |
13 |
张晓科,柴守诚,杨天章;小麦PH基因系的研究及应用[J];西北农业学报;1998年04期 |
14 |
樊路,叶兴国,韩敬花,潘淑婷;phlb基因在普通小麦与Ae.umbellulata(T.umbellulatum)杂交中的作用[J];中国农业科学;1993年01期 |
15 |
李立会,董玉琛,周荣华,李秀全,李培;普通小麦与冰草间杂种的细胞遗传学及其自交可育性[J];遗传学报;1995年02期 |
16 |
韩方普;张延滨;;小麦属与偃麦草属间杂交与物种的形成和命名[J];麦类作物学报;1993年03期 |
17 |
管延安,黄承彦;小麦染色体介导的基因转移[J];麦类作物学报;2003年02期 |
18 |
李龙秀;张连全;王纯洁;廖攀;杨武云;刘登才;;三个新型人工合成缺体-四体小麦材料的细胞学观察[J];西南农业学报;2009年04期 |
19 |
;遗传 育种[J];麦类文摘;1998年05期 |
20 |
李立会,董玉琛,付晓,刘小强;(普通小麦×沙生冰草)×黑麦三属间的杂种[J];作物学报;1994年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