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简"话"竹"
【摘要】:正我国古代用作文字载体的材料有很多,如甲骨、青铜器、简帛、纸等等。早期的文字刻在甲骨和钟鼎上,由于材料的局限,难以广泛传播,直至殷商时期,掌握文字的仍只有上层社会的寥寥百余人。直到使用简帛,这种局面才得以改变。简帛中的"简"包括竹简和木简,"帛"则是指绢绸等丝织品。丝织品的价格比较昂贵,相比之下,竹子就便宜多了,江南又多竹,于是竹简便在南方大行其道,成了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书籍形式。竹简是造纸术发明之前以及纸普及之前主要的书写工具,是我们祖先经过艰难选择和反复比较后所确定的一种保存和传播文化的载体。它第一次把文字从社会最上层的小圈子里解放出来,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的出现,孔子、老子等巨匠大家的思想的流传,都有竹简的一份功劳。
【相似文献】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