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地佐辛对癌症爆发痛的临床观察

王波  
【摘要】:目的比较应用地佐辛与吗啡控制癌症爆发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前期规范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疼痛及服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相关副反应均得到缓解、期间又发生两次以上的爆发痛的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6例)给予地佐辛10mg肌注,对照组(15例)给予吗啡10mg肌注,比较两种药物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药物起效时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治疗癌症爆发痛镇痛效果好,起效快,使用方便安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金玉彬;信涛;姜秋颖;;盐酸吗啡缓释片直肠给药的临床研究[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2 戚宝和;李丽莎;余建和;;地佐辛与吗啡治疗晚期癌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比较[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1年07期
3 李静;;阿片类药物在治疗癌痛中的合理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07期
4 周代伟,邓海洪,肖晓山,刘瑛,刘志云,张思甜;应用吗啡行晚期癌痛镇痛引起痛觉倒错[J];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1999年02期
5 江澜;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症疼痛[J];中国癌症杂志;1997年03期
6 冯艺;慢性癌性疼痛评估与治疗策略[J];中国医刊;2005年04期
7 兰海涛,邓春美;多瑞吉治疗癌性疼痛68例临床观察[J];西部医学;2005年02期
8 ;癌症三阶梯止痛[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2年02期
9 郑苏芹,俞燎霞;推行癌症三阶梯止痛方案的正确观念和措施[J];中国药业;1999年11期
10 李晓宏;赵伟成;王汉兵;闫哲;富沛勇;杨承祥;;射频热凝术治疗顽固性癌性神经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7年03期
11 姜斌,王梅,王雅杰;芬太尼透皮贴剂与口服吗啡用于癌痛病人的比较[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2年03期
12 张能芳;癌症三阶梯止痛疗法的应用分析[J];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1996年02期
13 孙桂芝,张敏,孙世忠,周乃成,,张永恒,吴玉波;实行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的体会[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95年06期
14 李爱玲;癌症疼痛与姑息治疗[J];中华肿瘤杂志;1999年01期
15 ;阿司匹林可降低四种癌症死亡率[J];健康大视野;1994年12期
16 张国良;癌症与抗癌防御系统[J];前进论坛;1995年04期
17 司艳姣;更安全的癌症疗法──DNA“修补术”[J];国外科技动态;1996年03期
18 程启东;几种癌症早期征象[J];家庭医学;1996年23期
19 ;日本癌症对策新的十年战略——分子生物学的手法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预防与治疗[J];日本医学介绍;1997年06期
20 李毓;“饿死”癌细胞——攻克癌症的新尝试[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199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永辉;柳伟明;李洁;朱月娇;;大剂量静脉泵入吗啡治疗晚期顽固性癌痛21例[A];浙江省中晚期肿瘤姑息治疗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7年
2 李之曦;侯梅;曾晓梅;;口服吗啡转换为口服羟考酮或芬太尼贴剂在晚期癌痛治疗中的临床研究[A];第七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大会论文集和专题讲座[C];2011年
3 刘梦璋;刘树鉴;;癌症在基层耽误早期诊断的原因及对策[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4 张建刚;张立;;利用超声波治疗癌症的机理[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5 李京宁;刘渤娜;赵成民;刘宝江;邱绍华;;岩舒(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晚期癌症的疗效观察[A];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钱皓;凌沛学;王凤山;;黏附分子CD44与癌症的关系研究[A];山东省药学会2006年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健;;战胜癌魔离不开“三件宝”[A];陕西省“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8 杜爱书;;特殊临床表现的恶性组织细胞病2例分析[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王金贵;;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纵横谈[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10 ;肿瘤异常蛋白与肿瘤早期发现[A];第6次全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国双;中国癌症高发现场评价与质量控制[D];北京大学;2008年
2 江铁山;几个与癌症相关基因(AP-2β,TP53,NOD2)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赵苗青;人乳腺癌细胞中β-arrestin 2对阿片受体介导的细胞凋亡及Toll样受体信号传导途径调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魏庆;cDNA芯片在癌症研究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06年
5 曾伟奇;人类癌症相关基因HCL-G1的结构、功能及其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宁静;放射性肿瘤病因概率及其计算方法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年
7 吴德丰;癌的遗传易感性和DNA修复能力[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88年
8 尹娇杨;DNA修复等基因SNPs:连锁不平衡及其与基底细胞癌和肺癌易感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何择荣;原癌基因c-jun与槟榔、口腔鳞状上皮癌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10 佟倜;高压芒刺静电场辅助治疗小鼠Lewis肺癌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裕超;加巴喷丁联合阿片类药物应用于癌痛的临床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9年
2 赵琳宁;免疫营养(Immunonutrition)在外科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6年
3 鲍健;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糖皮质激素应用安全性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5年
4 吴俊富;食管癌患者样品的光谱检测与分析[D];郑州大学;2007年
5 王婷;隐丹参酮在人肝癌HepG2细胞中的抗肿瘤作用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金志超;偏最小二乘法在癌症微阵列基因表达数据分析中的应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7 李勇军;人体癌组织中微量元素水平及其形态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1年
8 赵硕;癌症组织中SHP-2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D];吉林大学;2007年
9 郝振华;小鼠附植前胚胎微环境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的重编程作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10 王瑛;癌症相关基因AIM1、PDSS2和TEM5的功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红;美国开发出癌症分子诊断新技术[N];医药经济报;2006年
2 高书明;癌症会遗传吗[N];民族医药报;2007年
3 建平;心脏CT检查可能会增加癌症发生[N];中国医药报;2007年
4 沈卫星;儿童营养失衡易患癌症[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5 王雪飞;癌症研究取得新进展[N];健康报;2008年
6 保健时报特约专家 范志红;甜食会招来癌症风险吗[N];保健时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李颖 实习生 李媛;两毫升血能检查出七八种癌症吗?[N];科技日报;2006年
8 王伦;全球每年新增肺癌患者120万[N];科技日报;2007年
9 罗朝淑;提倡全民戒烟让儿童远离癌症[N];科技日报;2008年
10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副主任护师 李黎;如何捕捉癌症先兆[N];大众卫生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