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陕西野生苦味枸杞调查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摘要】:为了探索宁夏及陕西省野生枸杞种质资源的系统发育、遗传进化、成熟鲜果苦味、甜味演变规律,以及野生苦味枸杞苦味物质,系统调查、SLAF测序技术、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联用仪、紫外线波长鉴定法等方法被应用于本项研究。结果发现,从陕西省岐山县、扶风县到宁夏南部山区、引黄灌区、贺兰山东麓,野生枸杞成熟鲜果出现了由全苦、半苦、甜后苦(或甜后麻苦)、甜、甜后稍苦、全苦的大致变化趋势。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宁夏及陕西40份野生枸杞资源可以划分为5大类,类群Ⅰ、类群Ⅱ、类群Ⅲ、类群Ⅳ均为野生苦味枸杞在分子水平的不同类型,类群Ⅴ为众多的从苦味到甜味的过渡类型野生种质,显示出了野生苦味枸杞的遗传多样性;发现在栽培甜枸杞宁杞7号、宁夏海源县野生苦枸杞、宁夏西吉县野生苦枸杞、陕西省岐山县野生苦枸杞四种枸杞成熟鲜果样品在液质总离子流图的30min-50min区域中,宁杞7号缺少三种野生苦味枸杞共同具有的波谱区段,经化学成分解析,其主要为甾体生物碱类,即澳洲茄碱和5,6-二氢澳洲茄碱。据此,野生苦味枸杞的苦味成分可能与甾体生物碱类成分如澳洲茄碱、5,6-二氢澳洲茄碱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利用野生苦味枸杞种质资源,培育医药专用枸杞品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
|
|
|
1 |
袁海建;陈宜刚;蔡宝昌;贾晓斌;陈彦;;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分析龙葵中3种甾体生物碱[J];中国中药杂志;2011年12期 |
2 |
杨宬苓;张宏祺;陈崇宇;李茂荣;;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贝母中异甾体生物碱成分[J];质谱学报;2017年01期 |
3 |
刘卫东;王燕;于淼;;甾体生物碱研究进展[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3期 |
4 |
李松林,李萍,林鸽,周国华,任延军,阙宁宁;药用贝母中几种活性异甾体生物碱的分布[J];药学学报;1999年11期 |
5 |
王强;徐建;王宏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葵果中澳洲茄碱和澳洲茄边碱的含量[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12期 |
6 |
张梦蕊;付绍兵;谢慧敏;谢慧淦;龚盼竹;王曙;叶本贵;;不同产地川贝母中异甾体生物碱含量的比较[J];华西药学杂志;2022年01期 |
7 |
江诗琴;曹迪;崔辉;赵钟祥;;基于UPLC-Q/TOF-MS技术快速分析毛冬青的化学成分[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9年11期 |
8 |
刘兴鸿;刘嫚;刘悠然;陈东林;;湖北贝母中异甾体生物碱类成分的研究[J];华西药学杂志;2022年03期 |
9 |
周颖,季晖,李萍,姜艳;五种贝母甾体生物碱对豚鼠离体气管条M受体的拮抗作用[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
10 |
周乐,董旭俊,赵海双,耿会领;太白米中的甾体生物碱苷[J];西北植物学报;2005年06期 |
11 |
庾石山,邹忠梅,郑捷,于德泉,丛浦珠;海南野扇花中甾体生物碱的化学研究[J];药学学报;1997年11期 |
12 |
徐雅娟,徐东铭,崔东滨,黄恩喜,金向群,刘诗月,严铭铭;伊贝碱甙B的分离和结构测定[J];药学学报;1993年03期 |
13 |
李松林,李萍,林鸽;甾体生物碱定量分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药品标准;2001年04期 |
14 |
闫玉鑫;杨颖;郑萍;邱明华;;清香桂枝叶中甾体类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22年05期 |
15 |
张学丽;廖雨琦;蔡鹏俊;姚和权;孔令义;孙宏斌;;C-去甲-D-高甾烷甾体生物碱ABC环的合成:环巴胺的全合成研究(英文)[J];中国天然药物;2013年03期 |
16 |
孙立新;毕开顺;王敏伟;;中药白英的研究进展[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