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菰资源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摘要】:中国菰(Zizania latifolia(Griseb.)Turcz.ex Stapf)是一种多年生禾本科稻亚科稻族菰属挺水植物。研究表明,菰具有现代水稻栽培品种所需要的许多优良性状,在生态治理方面表现出应用潜力;菰米营养价值高于普通稻米,且兼具保健功效。菰的这些特性使其在水稻种质改良、重金属离子污染土壤治理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方面表现出诱人的前景。近年来,菰属植物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涉及菰的起源进化、菰的经济价值、菰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菰遗传多样性分析、菰组学及育种应用等五方面。因文献报道的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广,目前未见详尽的有关该物种研究进展的专门论述。本文从上述5个方面进行总结,促进对菰的了解,为这种重要野生资源的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借鉴,进而加速该物种的研究进程。
|
|
|
|
1 |
尚占环,姚爱兴;生物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及其保护措施[J];宁夏农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
2 |
;“全国生物遗传多样性高峰论坛”将在昆明召开[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2年09期 |
3 |
褚嘉祐;李绍武;张亚平;;努力推动中国的遗传多样性研究[J];遗传;2012年11期 |
4 |
施立明;;遗传多样性及其保存[J];生物科学信息;1990年04期 |
5 |
;《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原理与方法》评介[J];动物学研究;2000年02期 |
6 |
解新明,云锦凤;植物遗传多样性及其检测方法[J];中国草地;2000年06期 |
7 |
沈浩,刘登义;遗传多样性概述[J];生物学杂志;2001年03期 |
8 |
任旭琴;遗传多样性及其研究方法[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
9 |
黄耀江;许宙;周文化;刘越;冯金朝;;鸡的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及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年05期 |
10 |
苏志峰;;遗传多样性保育在玉山[J];海峡科学;2009年03期 |
11 |
;“全国生物遗传多样性高峰论坛”将在昆明召开[J];作物学报;2012年09期 |
12 |
张国范,张福绥;贝类遗传多样性及其永续利用(Ⅱ)[J];海洋科学;1993年06期 |
13 |
李光鹏,刘德增;淡水涡虫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保护[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3年01期 |
14 |
张继全;遗传多样性的保护与动物改良[J];国外畜牧科技;1994年06期 |
15 |
杨永华,钦佩,胡永金;分子遗传技术与生物遗传多样性研究[J];农村生态环境;1996年04期 |
16 |
钟金城,陈智华;牦牛遗传多样性的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S3期 |
17 |
王成树,李增智;分子数据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综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
18 |
刘淑艳,李玉;小粉瘤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
19 |
蒋祝成;张艳玲;胡守荣;;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年10期 |
20 |
张永明,孟令国,张跃伟;遗传多样性研究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中的应用[J];西藏科技;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