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潘心禾,傅国勇,黄文松,袁红燕,刘仁达;毛竹林化学除草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2001年09期 |
2 |
章鹏,程仁利;紫砂土低产毛竹林改造[J];安徽林业;2001年01期 |
3 |
唐伟,杨克美;毛竹林丰产技术试验初报[J];安徽农业科学;2001年04期 |
4 |
李正才,李玉红;两种不同类型毛竹林群落特征的初步研究[J];竹子研究汇刊;2001年01期 |
5 |
郭晓敏,牛德奎,杜天真,肖冬平,陈防,王婷,彭桂群,雷俊,叶学华;毛竹林平衡施肥持续效应研究初报[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2年06期 |
6 |
曹孟军,余锦生,谢孝杰;毛竹林大小年经营好[J];林业实用技术;2003年08期 |
7 |
郑成洋,何建源,罗春茂,方燕鸿;不同经营强度条件下毛竹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变化[J];生态学杂志;2003年06期 |
8 |
刘巧云,陈国顺,陈伟,余培旺,童如行;毛竹林经营管理与螨类危害关系的调查[J];竹子研究汇刊;2003年02期 |
9 |
蔡亮,张瑞霖,李春福,丁滪;基于竹鞭状态分析的抑制毛竹林扩散的方法[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
10 |
唐小华,项瑜,项步乾,余觉来,张乃华,朱红伟;笋材两用毛竹林的丰产栽培[J];世界竹藤通讯;2004年01期 |
11 |
杨清平;毛竹林理水固土功能评述[J];竹子研究汇刊;2004年04期 |
12 |
尤添革,林秀琴;毛竹林的连续型直径分布变化方程[J];生物数学学报;2004年04期 |
13 |
刘来红;;毛竹林垦复效益初步分析[J];安徽林业科技;2004年02期 |
14 |
梁俊荣;四季笋用毛竹林的培育[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5年07期 |
15 |
姜永密;;毛竹林丰产技术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8期 |
16 |
周家顺;;材用毛竹林的冬季管理[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8期 |
17 |
梁俊荣;;毛竹林挖笋要诀[J];农家科技;2006年12期 |
18 |
陈则锦;;古田县世行贷款项目新造毛竹林的几点思考[J];林业勘察设计;2006年02期 |
19 |
熊国辉;张朝晖;楼浙辉;张振洲;胡庆国;;毛竹林鞭竹系统——“竹树”研究[J];江西林业科技;2007年04期 |
20 |
彭九生;程平;楼浙辉;;冰压毛竹林分恢复重建技术[J];江西林业科技;2008年0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