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改良山川紫甘薯的加工利用

王志良  李松坚  李润生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高彦祥,许正虹;紫甘薯色素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5年01期
2 林晓岚,陈惠芳,陈麒麟;紫甘薯淀粉提取工艺优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3 杨朝霞,王亦军,高磊;紫甘薯花色苷色素研究进展[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4年02期
4 张跃龙,王克勤,陈静萍;紫甘薯色素提取工艺及保健饮料的研制[J];湖南农业科学;2004年02期
5 金增辉;;紫甘薯食品的开发利用[J];农产品加工;2011年01期
6 尹晴红,刘邮洲,谢一芝,蒋宁,蔺定运;紫甘薯花色甙的提取条件[J];江苏农业学报;2002年04期
7 刘超;王征;李鑫;贺炜;;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不同品种紫甘薯中花青素组分及其含量[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年08期
8 高路;;紫甘薯多酚氧化酶酶学性质的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08年05期
9 许正虹;刘璇;高彦祥;;紫甘薯多酚氧化酶性质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6年08期
10 禇学英;;紫甘薯发酵饮料的研制[J];中国酿造;2008年22期
11 李新华;高路;;紫甘薯多酚氧化酶酶促反应最适条件的研究[J];粮油食品科技;2008年03期
12 史经略;张安宁;;紫甘薯葡萄酒酿造工艺研究[J];中国酿造;2011年07期
13 余小领;赵丰;李学斌;刘勤华;马汉军;;紫甘薯保健果冻的研制[J];食品工业科技;2009年01期
14 ;国内最大萃取花青素项目动工[J];化工中间体;2009年01期
15 杨颖;夏其乐;陈剑兵;邢建荣;陆胜民;;紫薯花色苷的理化性质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9年11期
16 窦勇;;紫甘薯营养果冻的开发[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4期
17 蔡吉清;李秀玲;;微波辅助法提取紫甘薯中的原花青素及含量的测定[J];浙江化工;2011年02期
18 朱洪梅;赵猛;;紫甘薯花色苷的组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英文)[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9年01期
19 陈新;李健;陈智慧;余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紫甘薯中的锌铜[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年05期
20 齐希光;沈波;张晖;郭晓娜;王立;钱海峰;;响应面法优化紫薯花色苷提取工艺研究[J];粮食与饲料工业;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颖;陈剑兵;陆胜民;;紫甘薯花色素苷的理化稳定性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纪英霞;;过夏僵蚕的再加工利用[A];’98全国中药研究暨中药房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8年
3 刘学浩;袁俊环;;冻干食品的特点与发展前景[A];2006年山东省制冷空调学术年会“格力杯”优秀论文集[C];2006年
4 谭丽平;薛文通;张惠;陈明海;;甘薯食品研究利用进展与思索[A];2007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中国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产学研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吴永娴;傅承德;董全;;对赤峰市发展山杏产业的建议[A];北方省区《灌木暨山杏选育、栽培及开发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赖来展;廖均元;叶远辉;袁利鹏;;推广黑色食品新成果,改善全面小康社会主食[A];2008’中国食物与营养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李爱萍;郑开斌;;黑玉米加工利用及前景分析[A];中国营养学会第五次营养资源与保健食品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8 刘学浩;;冻干食品及其冻干大蒜粉的研制[A];山东省第五届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刘学浩;臧艳琪;;冻干鱼片生产技术的研制[A];中国制冷学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章超桦;吴红棉;洪鹏志;吉宏武;雷晓凌;刘亚;;海产食用双壳贝的营养、保健特性及其加工利用[A];中国水产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摘要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路;紫甘薯多酚氧化酶和β-淀粉酶酶学特性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8年
2 陆英;紫锥菊、紫甘薯中活性成分高效制备技术及紫锥菊生物活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3 仲山民;常山胡柚的RAPD分析及其果实品质的变化规律与加工利用技术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2年
4 李艳菊;元宝枫繁育技术与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5 方长华;胶质层对杨树应拉木生长应力和木材材性的影响[D];安徽农业大学;2007年
6 罗彦平;中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分析及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7 李翠清;新型催化材料—磷化钨的合成、表征及加氢精制性能[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8 常德龙;人工林木材变色与防治技术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9 杜春贵;杉木积成材制造中的梳解加工及产品特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10 关二旗;区域小麦籽粒质量及加工利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兰;紫甘薯抗寒特性及组织培养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2 贾琳璐;紫色甘薯非淀粉多糖的提取、纯化及性质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1年
3 杨朝霞;紫甘薯花色苷色素提取纯化工艺研究及组分分析[D];青岛大学;2004年
4 岳静;紫甘薯红色素的制备及生物学活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超;紫甘薯花青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和抗氧化性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6 刘宁;青紫薯色素毒理学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7 吕锋;紫萝卜花色苷的提取、结构、稳定性和抗氧化性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8 王金华;乌洋芋理化品质及其色素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9 阚艳莉;国有林区营林与林产品加工利用分制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10 陈菡;限制类进口废物加工利用行业效益与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何会文;每亩紫甘薯净赚1500元[N];天津日报;2009年
2 记者 黎晓艳 梁坚义;小小紫甘薯把农民引上致富路[N];黄石日报;2009年
3 ;种植紫甘薯前景好[N];赤峰日报;2005年
4 张世全;种植紫甘薯 市场前景好[N];云南科技报;2005年
5 李建设;紫甘薯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N];商洛日报;2009年
6 通讯员 余锦进;成片发展紫甘薯2600多亩[N];黄石日报;2009年
7 记者 蒋勇宁海县新闻办 陈勇;春早人勤忙育苗[N];浙江日报;2008年
8 张世全 张强;紫甘薯市场前景看好[N];福建科技报;2004年
9 江全英严金祥;杨惠锋培育的富硒紫甘薯苗热销省内外[N];农民日报;2007年
10 陈崇;紫甘薯红色素的特性[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