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生态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摘要】:为繁荣和发展中国植物保护科技事业,鼓励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我国植物保护技术水平,本刊从2011年开始增设不定期栏目"成果与奖励",将我国植保领域获得成果奖励的最新科研成果介绍给读者,以进一步推动植保科技进步,促进科研成果的交流和应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刚;;农业部制定下发《小麦条锈病菌源区精准勘界工作方案》[J];北京农业;2007年01期
2 ;深切缅怀李振岐先生[J];植物保护;2007年06期
3 兰志先;王宁;;庆阳市小麦条锈病的科学治理[J];甘肃农业;2009年05期
4 朴春根,唐文华,曾士迈,孟安明,冯继东;RAPD技术和聚类分析在小麦条锈病菌生理小种研究中的应用[J];植物病理学报;1996年03期
5 邵先强;谢启强;陈仕荣;张春莉;;思南县小麦条锈病发生规律[J];植物医生;2010年06期
6 康晓惠,赵学谦,张跃进,罗林明,尹勇,廖华明;四川2005年小麦条锈病发生防治情况和小麦生长前期的综合治理措施[J];中国植保导刊;2005年12期
7 季绪霞;;岷县小麦条锈病流行原因及综防措施[J];甘肃农业;2009年09期
8 王守正;;对我省“七五”期间小麦条锈病发生趋势的估计[J];河南农业科学;1987年02期
9 彭正礼;;川中丘陵区小麦条锈病初次侵染菌源探讨与防治[J];四川农业科技;2006年05期
10 邓怀义,鲁振超,邹亚暄,何剑文,罗惠荣,张华刚;临夏州2005年小麦条锈病越夏调查[J];中国植保导刊;2005年12期
11 ;今年小麦条锈病发生或成流行趋势[J];北京农业;2009年11期
12 马占鸿,石守定,王海光,张美荣;我国小麦条锈病菌既越冬又越夏地区的气候区划[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13 张东霞;;山西省小麦条锈病越夏菌源区精准勘界初报[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年06期
14 袁文焕;李高保;于孝如;常雨龙;;小麦条锈病菌生理小种类型的演变与监测[J];陕西农业科学;1990年02期
15 安菊棠;;甘谷县小麦条锈病越夏区治理的示范模式介绍[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7年01期
16 蒲崇建;;甘肃小麦条锈病菌源区的综合治理[J];中国植保导刊;2010年01期
17 杨世诚;;云南省小麦条锈病菌越夏规律调查[J];云南农业科技;1982年02期
18 杨世诚;孙茂林;;云南省小麦条锈病考察报告[J];云南农业科技;1982年06期
19 李琼芝;李文章;;大理州小麦条锈病流行原因及防治途径[J];云南农业科技;1982年02期
20 赵美琦,肖悦岩,曾士迈;小麦条锈病病害流行空间动态电算模拟的初步探讨——Ⅰ.圆形传播[J];植物病理学报;198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淑玲;;小麦条锈病菌源区精准勘界分析——以漯河市为例[A];河南省植物病害研究进展——河南省植物病理学与现代农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牛永春;;小麦条锈病菌毒性的演化[A];中国菌物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六届菌物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李振岐;;加强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治理 确保小麦高产稳产和西部大开发用粮[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4 武云霞;;浅谈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的植物保护[A];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及绿色食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古菊兰;李养调;;把好检疫关,严防地中海实蝇传入[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吉志进;魏长安;;加强监管体系建设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7 严衡元;严浩;;园林害虫的生态治理[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8 马占鸿;石守定;王海光;张美荣;;我国小麦条锈病菌既越冬又越夏地区的气候区划[A];中国植物病理学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9 赵俊生;贺沛芳;;山西省生物防治技术发展前景展望[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10 刘树玲;赵纯森;;专家系统及其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A];第三届湖北湖南植保农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小枫;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年
2 饶伟新;生态、族群与阶级[D];厦门大学;2002年
3 刘庄;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孔正红;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优化生态—生产范式[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2年
5 张丽;基于生态的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6 吴小巧;江苏省木本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及其保障机制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7 陆激;基地与设计的理性思维[D];浙江大学;2005年
8 张福山;植物保护对中国粮食生产安全影响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9 刘鹰;高密度水产养殖生态工程设计及循环水流转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10 李蕾;建筑与城市的本土观[D];同济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邝文静;西藏小麦条锈病菌群体多样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2 于娜;土地开发整理生态效益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3 王华;黑龙江垦区红兴隆分局植物保护创新体系建设[D];黑龙江大学;2010年
4 张学茹;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创新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黄俏;试论19世纪美国自然文学的特点和意义[D];苏州大学;2007年
6 颜敏;生态政治论[D];湘潭大学;2001年
7 杨震;建筑创作中的生态构思[D];重庆大学;2003年
8 任建军;居住环境设计生态问题初探[D];湖南大学;2004年
9 陈竹青;长江中下游生态径流过程的分析计算[D];河海大学;2005年
10 陈建新;高速公路路际景观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蓉 向运佳;四川省小麦条锈病菌源区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重大突破[N];四川科技报;2010年
2 本报通讯员 李晓春 本报记者 张哲浩;构筑粮食安全的“高山哨所”[N];科技日报;2009年
3 范建;庄稼守护神[N];科技日报;2004年
4 陈中怀 金慧英;天津实施植物保护种子管理两法规[N];农民日报;2007年
5 朱行;泰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N];粮油市场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王晓红;让“绿防”代替农药[N];团结报;2011年
7 桑景拴;植物保护从园林设计开始[N];中国花卉报;2004年
8 包琥;BP动植物保护奖获2007企业生态奖[N];中国企业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陈娟;云南:野生植物保护困难多[N];人民日报;2005年
10 陈 娟;云南野生植物保护困难多[N];西部时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