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种化学药剂对新疆棉田主要害虫毒力及对多异瓢虫的安全性
【摘要】:为明确现阶段棉田常用化学杀虫剂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棉花主要害虫的毒力以及对新疆本地优势天敌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的安全性,于室内分别测定当前21种棉田常用化学药剂对新疆棉田3种主要害虫棉蚜Aphis gossypii、截形叶螨Etranychus truncatus和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以及优势天敌多异瓢虫的毒力,比较不同药剂对各种害虫和天敌的相对毒力指数以及益害毒性比。结果表明,药剂处理24 h后,10种蚜虫防治药剂对棉蚜成蚜的半致死浓度LC50由高到低依次为氟啶虫胺腈、啶虫脒、吡虫啉、环氧虫啶、噻虫嗪、丁硫克百威、烯啶虫胺、呋虫胺、螺虫乙酯和吡蚜酮,其中益害毒性比较高的药剂主要有氟啶虫胺腈和螺虫乙酯;5种叶螨防治药剂对截形叶螨成螨的LC50从高到低依次为阿维菌素、哒螨灵、四螨嗪、噻螨酮和炔螨特,其中益害毒性比较高的药剂主要有四螨嗪、噻螨酮和阿维菌素;6种鳞翅目害虫幼虫防治药剂对棉铃虫3龄幼虫的LC50由高到低顺次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灭多威、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其中益害毒性比较高的药剂主要有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综合上述2个方面结果,氟啶虫胺腈、阿维菌素、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不仅对棉花害虫毒力效果强,而且对有益天敌安全性高。
|
|
|
|
1 |
;棉花害虫组[J];病虫测报;1984年01期 |
2 |
江怀林;甲胺磷与敌敌畏混用对棉蚜的毒力研究初报[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S1期 |
3 |
柳善平,洪德宽,徐文生;40%灭多威对棉蚜的毒力高[J];农药;1990年03期 |
4 |
慕立义;王开运;;我国棉花蚜虫对菊酯类农药及呋喃丹抗药性调查与研究[J];农药;1986年02期 |
5 |
余太洽;朱来龙;;棉花害虫大面积防治技术总结[J];江西农业科技;1981年06期 |
6 |
叶正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基础知识——第四讲 棉花害虫及其防治[J];江西农业科技;1983年06期 |
7 |
贺福德,蓝江林,王俊刚,王宏跃,陈芳;棉蚜综合治理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新疆农业科学;2000年S1期 |
8 |
张淑莲,陈志杰,仵光俊;星豹蛛对棉花害虫的捕食效应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S1期 |
9 |
崔金杰,马艳;利用自然控制因素防治棉花害虫[J];昆虫知识;1994年05期 |
10 |
夏国军;邹琼;罗毅;;防治棉花害虫的农药植物[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5期 |
11 |
吴孔明,郭予元;我国20世纪棉花害虫研究的主要成就及展望[J];昆虫知识;2000年01期 |
12 |
南林坡;棉花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J];河南科技;1995年05期 |
13 |
周树堂;杨萍;;我省棉花害虫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J];河南科技;1991年07期 |
14 |
郭天凤;孙洪波;马野萍;李国萍;赵富强;刘铨义;张东海;;棉田棉蚜发生与周围生境作用关系的初步研究[J];新疆农业科技;2008年02期 |
15 |
潘洪生;姜玉英;王佩玲;刘建;陆宴辉;;新疆棉花害虫发生演替与综合防治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2018年05期 |
16 |
刘海清,杨太新;棉花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1999年03期 |
17 |
张严和,王自金;对隐蔽施药防治棉花害虫效果的探讨[J];石河子科技;2000年05期 |
18 |
汪文凯;;4种真菌对木槿棉蚜毒力作用的研究[J];安徽林业科技;2014年02期 |
19 |
程素琴,龙厚茹;毒力虫霉防治蚜虫的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1987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