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玉红;赵向阳;梅立新;刘绍晨;;电磁辐射对大鼠海马BDNF和NCAM表达的影响[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
2 |
林子洪;胡婧晔;许环亲;杨惠玲;王庭槐;;电磁辐射对学习和记忆功能的影响[J];广东医学;2006年10期 |
3 |
杨学森,余争平,张广斌,余晓东;电磁辐射致小鼠海马神经细胞基因表达谱差异[J];中国公共卫生;2005年02期 |
4 |
李玉红;路国兵;史长华;张卓;许倩;;2000μW/cm~2电磁辐射对大鼠海马NR2A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1年01期 |
5 |
刘玲,赵长青,肖健云,赵素萍;蛋白质组学在喉癌肿瘤标志物研究中的进展[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4年06期 |
6 |
段海峰,钱令嘉,应万涛,钱小红,杨何义,陆颖;应激心肌细胞蛋白质组双向凝胶电泳分析[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2年02期 |
7 |
李荣,刘晓力;蛋白质组学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J];肿瘤;2002年06期 |
8 |
邓朝晖;汪峰;余晓东;王登高;余争平;张广斌;;环境电磁辐射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12期 |
9 |
张辉,刘丽;电磁辐射污染与人体健康[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
10 |
刘亚宁;电磁辐射生物效应的机理研究述评[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0年01期 |
11 |
尹兵;防范手机带来的隐患[J];家庭医学;2001年03期 |
12 |
周兴旺;后基因组时代的蛋白质组学及其在药学研究中的应用[J];药学学报;2002年10期 |
13 |
姜槐,许正平;电磁辐射与人体健康[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2年04期 |
14 |
刘建军,庄志雄,邓平建,房师松,赵锦;质谱技术在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应用[J];卫生研究;2003年03期 |
15 |
高伟,王士雯;蛋白质组技术在心血管病研究中的应用现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年11期 |
16 |
颜世璎;;如何远离家居辐射[J];养生大世界;2007年03期 |
17 |
圆平;;谨防家中“幽灵电波”的危害[J];健康生活;2008年06期 |
18 |
王敏;;怎样减轻手机电磁辐射[J];健康生活;2009年11期 |
19 |
陈景芳,陈西平,孙文娟,叶白杰,刘艳,赵秀兰,张利伯,姜淑荣,孙若崙,阎中集;高频电磁辐射对人体某些血象及免疫学指标的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1988年01期 |
20 |
胡志远,万晶宏,王利红,钱小红,贺福初;蛋白质组研究中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的计算机分析[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98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