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NA、BCL-2及BMP2/4的表达对十二指肠腺癌的诊断意义及预后价值
【摘要】:目的观察十二指肠腺癌患者体内PCNA、BCL-2及BMP2/4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探讨PCNA、BCL-2及BMP2/4在该疾病诊断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4年11月间在我院检查取组织活检确诊为十二指肠腺癌患者45例,根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的分期标准,将以上患者分为Ⅰ组(7例)、Ⅱ组(16例)、Ⅲ组(13例)以及Ⅳ组(9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不同患者活检组织中的PCNA、BCL-2及BMP2/4的表达情况,并与对照组(45例)进行对照分析,通过统计学软件计算,进一步分析以上因子的表达与十二指肠腺癌的关系。结果十二指肠腺癌患者体内PCNA、BCL-2及BMP2/4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升高明显(P0.05),Ⅰ、Ⅱ、Ⅲ、Ⅳ四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十二指肠腺癌组织中PCNA、BCL-2及BMP2/4的表达与该类疾病密切相关,同时与该类疾病的生物学行为及病理学分期具有相关性,对诊断十二指肠腺癌及判断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
|
|
|
|
1 |
俞军,蒋国平,于吉人;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17例诊治分析[J];浙江医学;2000年10期 |
2 |
黄成,王克善,邱金平,马正春;十二指肠腺癌1例报告[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1年05期 |
3 |
李海志,李光哲;十二指肠腺癌误诊1例[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年07期 |
4 |
但晓君;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18例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2002年10期 |
5 |
张丽萍,刘福佳,董丽凤,张泰昌;误诊的十二指肠腺癌1例[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
6 |
胡军;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2年05期 |
7 |
张森,万德森,陈功;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
8 |
雷强,张平;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1例报告[J];山东医药;2004年24期 |
9 |
张思森,孙德利,刘冬,李金明,陈雷;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56例的临床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5年08期 |
10 |
杜佳;;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伴广泛皮肤转移1例[J];疑难病杂志;2006年01期 |
11 |
申亦宁;;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的临床诊治探讨[J];亚太传统医药;2010年12期 |
12 |
程留芳;汪鸿志;王玉梅;叶永葆;贾建红;;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7例报道[J];临床内科杂志;1985年02期 |
13 |
闻保忠;李秀梅;崔松山;朱景超;党兰平;林海忠;周国平;;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2例报告[J];河南肿瘤学杂志;1991年02期 |
14 |
李殿云;汪振源;;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6例报告[J];肿瘤防治研究;1991年02期 |
15 |
郑健超,符庆萱;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15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1994年04期 |
16 |
陈凤英,张熙纯;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10例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994年04期 |
17 |
张建江,任景丽;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附18例报告[J];河南医药信息;1995年02期 |
18 |
蔡春浩;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的诊断—附21例分析[J];临床消化病杂志;1995年03期 |
19 |
李金明,程相民,王建宇,张思森,孙建新,牛玉国,孟广成;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的诊治(附九例报告)[J];河南肿瘤学杂志;1996年06期 |
20 |
唐永生,周华藻,何光宏;原发十二指肠腺癌1例[J];川北医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