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云霄杜塘水库富营养化与蓝藻水华爆发前后控制与调查

洪小谷  
【摘要】:水库因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导致水体富营养氧化状态严重,蓝藻水华随之爆发,严重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活及经济发展.本文介绍了蓝藻爆发的成因,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水库富营养化改善措施,切断和控制污染源、开辟水源、实施生态修复、整治周边环境,并且加强水库的水体水质监测,为有效的治理水库富营养化提供科学可靠的实时数据,以恢复水体功能,保障饮水安全和生态平衡.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小菁;保护九龙江水体,防止富营养化的形成和危害[J];福建水土保持;2000年02期
2 李凤彬;洋河水库富营养化的现状和对策探讨[J];给水排水;2003年08期
3 姜景田,李鸿雁,王室斌;海水的富营养化和重金属的毒性[J];水产科技情报;2004年03期
4 王晓玥;麦冬对不同程度富营养水的净化和适应性研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5 梁舸江;芦国才;;水体中的氮磷污染及其处理工艺[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18期
6 陈夷;;景观水处理之主要方法[J];科技资讯;2007年26期
7 杨桂军;潘宏凯;刘正文;王卫民;秦伯强;;太湖不同湖区浮游甲壳动物季节变化的比较[J];中国环境科学;2008年01期
8 徐志军;;土城沟水环境的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J];北京水务;2008年01期
9 林康;;龙津河水质分析及改善措施[J];能源与环境;2008年06期
10 翁国永;陈海生;陆海华;华呈平;袁琪;;浙江省长潭水库水质监测及富营养化生态治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3期
11 陈豁然;杨梦兵;王中伟;况武;;底泥磷形态及分布特征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J];污染防治技术;2009年05期
12 徐晶;朱民;;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及其控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7期
13 包静;何起利;汪维峰;黄栋;;杭州岳王庙景观水体生态修复工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3期
14 张为民;吴洁;王锐;;含磷洗涤剂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及对禁磷工作的建议[J];西南给排水;2006年01期
15 张剑铣;克钧;;农业对环境的影响[J];今日科技;1977年11期
16 梅卓华;玄武湖水域初级生产力和富营养化的调查研究[J];江苏环境科技;1995年03期
17 Gary K.Morse;Roger Perry;John N.Lester;田学文;;取代三聚磷酸钠在西欧所产生的影响[J];AMBIO-人类环境杂志;1995年02期
18 杨汉,黄艳芳,李利强,黄文钰;洞庭湖的富营养化研究[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1999年03期
19 李芳柏,万洪富,李定强,何江华,马北雁,王继增;新丰江水库富营养化现状及其综合防治对策[J];土壤与环境;1999年01期
20 李凤彬;洋河水库富营养化及其渔业利用[J];给水排水;200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喜;;太湖水环境治理措施和效果[A];第三届全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交流研讨会专刊[C];2011年
2 李卫平;李畅游;贾克力;张生;王志杰;史小红;周瑜;薛烨;;呼伦湖生态健康评价[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吴莹;丁继华;王幸紫;;浅谈湖泊水污染的流域控制[A];河湖水生态水环境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索帮成;李兰;;碳纤维生态基技术在湖泊水体修复中的应用前景[A];河湖水生态水环境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严平川;汪庆华;朱耀祖;;涢水白云湖水库“水华”成因分析与控制措施探讨[A];河湖水生态水环境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王益群;张光生;那中元;;巨紫根水葫芦治理湖泊(水库)蓝藻新进展[A];中国水污染治理技术装备论文集(第十七期)[C];2011年
7 邱君;;我国化肥施用对水污染的影响及其调控措施[A];第四届农业政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与制度建设论文集[C];2007年
8 王景芸;闫洁;;土工管袋脱水固化法在外沙湖底泥疏浚与处置工程中的应用[A];河湖水生态水环境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龙振华;赵峰;丁雨恒;;武汉市浅水湖泊生态系统几个问题的研究[A];河湖水生态水环境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王永平;洪大林;;清淤对太湖水源地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A];中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专刊[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杰;水源型水库富营养化预测与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许海;河湖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生态特征与富营养化控制因子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3 卜发平;临江河回水河段富营养化特性、机制及人工浮床控制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4 彭祥捷;中国北方湖泊营养盐的迁移转化及富营养化风险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佳磊;三峡库区大宁河富营养化和水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军;长江口与密西西比河口沉积有机碳生物地球化学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7 饶群;大型水体富营养化数学模拟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8 李祥安;长江口富营养化水域营养盐输送通量与低氧区形成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9 姜海萍;河口富营养化及其与赤潮生态关系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10 宋春雷;溶解态磷酸酶与微生物活性在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中的作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昌华;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原因分析及植物修复机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黎红秋;鹤地水库富营养化综合评价与分布特征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林艳;利用高等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4 王有利;松花湖富营养化现状及其防治对策的探讨[D];吉林大学;2004年
5 刘振英;乌梁素海农田面源入湖量的核算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6 李翠;官厅水库沉积物中解磷细菌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对磷循环的作用[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杨浩文;广东省星湖的水质与富营养化分析[D];武汉大学;2004年
8 陈荣;灰色径向基网络建模方法及其在水体富营养化预测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6年
9 黄程;三峡水库重庆段一维水体富营养化计算机模拟[D];西南大学;2006年
10 霍云龙;我国近海主要环境问题研究[D];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华社记者 柴骥程 方列;美丽西湖患上“高血脂”[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2 蔡忠仁;海水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技术通过鉴定[N];中国化工报;2004年
3 邓建胜;如何让城市之水“活”起来[N];人民日报;2008年
4 杨健;太湖富营养化“首害”:农村面源污染[N];解放日报;2007年
5 戴丽昕;为治理水富营养“开药方”[N];上海科技报;2008年
6 实习记者 张斌键;全球有关专家学者聚首北京研讨有害藻华和富营养化问题[N];中国海洋报;2009年
7 亦思;我国九大水系污染触目惊心[N];团结报;2001年
8 郄建荣;环保总局将整治饮用水源地环境[N];法制日报;2007年
9 宋冰;让受伤的江河湖泊“休养生息”[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10 一吟;“水电污染论”不失为一个忠告[N];中国能源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