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_(36)抗菌物质对番茄叶霉病菌的作用机制
【摘要】: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提取苦参内生细菌B_(36)的抗菌物质,研究其对番茄叶霉病菌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菌株B_(36)抗菌物质粗提物对番茄叶霉病菌抑菌圈直径达20.5mm;引起菌丝畸形,产生囊泡;抑制分生孢子萌发。当抗菌物质浓度为10.6×10~2μg/ml时,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达86.56%;果胶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的酶活分别为0.5911和0.01757U/ml,显著低于对照。说明B_(36)抗菌物质抑制两种菌丝胞外细胞壁水解酶的合成,通过破坏细胞膜结构产生抑菌作用,而抗菌物质对病菌菌丝细胞壁组成物质几丁质和菌丝蛋白质的浓度没有影响。
|
|
|
|
1 |
殷晓敏;陈弟;郑服丛;;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215对香蕉弯孢霉叶斑病抑制作用初探[J];广东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
2 |
蔡学清,何红,胡方平;双抗标记法测定枯草芽孢杆菌BS-2和BS-1在辣椒体内的定殖动态[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
3 |
洪永聪;范晓静;来玉宾;胡方平;;枯草芽孢菌株TL2在茶树体内的内生定殖[J];茶叶科学;2006年04期 |
4 |
高小宁;陈金艳;黄丽丽;乔宏萍;韩青梅;康振生;;油菜菌核病内生拮抗细菌的筛选及防病作用研究[J];农药学学报;2010年02期 |
5 |
马冠华;周常勇;肖崇刚;陈国康;易龙;;烟草内生细菌Itb57的鉴定及其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J];植物保护学报;2010年02期 |
6 |
洪永聪,辛伟,来玉宾,翁昕,胡方平;茶树内生防病和农药降解菌的分离[J];茶叶科学;2005年03期 |
7 |
潘羡心;彭建华;刘先宝;蔡吉苗;黄贵修;;一株产铁载体香蕉拮抗内生细菌的分离及鉴定[J];热带农业工程;2009年04期 |
8 |
朱凤;陈夕军;童蕴慧;纪兆林;徐敬友;;水稻内生细菌的分离及其拮抗性与潜在致病性测定[J];中国生物防治;2007年01期 |
9 |
高增贵;刘限;陈捷;庄敬华;薛春生;;拮抗细菌B20-006对玉米根系内生细菌种群的影响[J];植物病理学报;2006年06期 |
10 |
肖春玲;肖力;李晓红;;黄花夹竹桃内生细菌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
11 |
王美琴,刘慧平,阎秀琴,张永杰,韩巨才,郝玩平;山西省番茄叶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检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
12 |
方扬;张小平;陈露遥;黄怀琼;;天府花生内生细菌种群多样性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8年02期 |
13 |
陈夕军;胡长松;童蕴慧;纪兆林;徐敬友;;水稻内生枯草芽孢杆菌对稻瘟病菌和稻恶苗病菌的抑制作用[J];中国生物防治;2008年04期 |
14 |
林玲;乔勇升;周益军;陈双林;董汉松;;茄子黄萎病生防内生细菌的筛选、鉴定及胞外抗菌物质的特性[J];中国生物防治;2010年S1期 |
15 |
蔡学清,林彩萍,何红,胡方平;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S-2对水稻苗生长的效应[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16 |
时涛;彭建华;刘先宝;戴英葵;黄贵修;;橡胶树内生细菌多样性初探及拮抗菌株的筛选[J];中国森林病虫;2011年02期 |
17 |
王美琴;陈俊美;薛丽;贺运春;;番茄内生细菌的分离及拮抗菌的筛选[J];山西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
18 |
李科;吾鲁木汗·那孜尔别克;罗江华;姚福成;恩特马克·布拉提白;;药用白花泡桐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检测[J];贵州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
19 |
李鹏;陈秀蓉;李振东;赵聪;张日俭;徐长林;;珠芽蓼溶磷内生细菌Z14的鉴定[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
20 |
孙义;居正英;林玲;杨启银;周益军;;茄子黄萎病生防内生细菌29-12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J];江苏农业学报;2008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