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光假单胞杆菌和芽孢杆菌防治苹果叶果病害的研究
【摘要】:萤光假单胞杆菌P_(420-4)和芽孢杆菌B_(526-7)及其混合制剂在平板上,对苹果轮纹病菌、炭疽病菌和斑点落叶病菌都具一定拮抗作用。利福平标记发现,P_(420-4)和B_(526-7)在苹果叶果面具有定殖能力。在苹果生育前期,间隔15天,连续3次喷洒混合制剂,后期烂果率、病叶率分别下降70.20~77.27%和39.62~69.31%,百叶鲜重和百果鲜重分别增加29.90~44.83%和16.18~22.40%。离体果实接种试验表明,随着浸果时间的推移,混合制剂抑制苹果炭疽病菌侵染和限制病情发展的能力下降。
|
|
|
|
1 |
陈功友,郑铁民,史济华,戎仁和,吴金成;花麦特等杀菌剂防治苹果叶果病害试验初报[J];北方果树;1994年01期 |
2 |
张传伟,楚继辉,张体印;花麦特防治苹果叶果病害有特效[J];河南农业;1996年04期 |
3 |
桥本常生,唐文甫,唐晓林;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萤光诱导检测牛肉中黄体酮的含量[J];四川畜牧兽医;1997年02期 |
4 |
汪来发,邱德勋;假单胞杆菌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进展[J];陕西林业科技;1997年04期 |
5 |
张庆,冷怀琼,朱继熹;苹果叶面附生微生物区系及其有益菌的研究 Ⅲ: 蜡芽B_(017)防病及促生的实验[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
6 |
AlbertRovira,胥昕;用假单胞杆菌防治根部病害[J];植物医生;1994年02期 |
7 |
汪来发,邱德勋;Psedudomonas sp.A03对Rhiaoctonia solani的抗生现象[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
8 |
孙国凤;开发用多种萤光色素检测基因点突变的方法[J];生物技术通报;1995年03期 |
9 |
汪来发,邱德勋;抗立枯丝核菌的假单胞杆菌属分离物筛选[J];森林病虫通讯;1994年02期 |
10 |
堵鹤鸣;李国喜;周水良;戴荷芳;;桑假单胞杆菌血清学分型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1984年01期 |
11 |
巫添辉;冉隆贤;陈旋;;荧光假单胞杆菌对板栗疫病的控制效果[J];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
12 |
太田孝彦
,崔伯法;在接种拮抗柑桔溃疡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itri)的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的桔叶内产生了类似植物抗毒素的物质[J];浙江柑桔;1985年01期 |
13 |
李昌怀,陈修会,李玉涛;多菌灵、乙磷铝涂环防治苹果、梨叶果病害[J];农药;1988年06期 |
14 |
严自助,裘丽姝,薛海筹;日本血吸虫卵在动物组织内的发育和演变[J];动物学报;1974年03期 |
15 |
;茧萤光色判性品种东34的选育及其遗传学的研究(初报)[J];广东蚕业;1979年01期 |
16 |
张广志;杨合同;李纪顺;陈凯;扈进东;黄玉杰;;褐球固氮菌和荧光假单胞菌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研究[J];山东科学;2006年06期 |
17 |
宫永铭;李维峰;牟悦龙;张风芝;林向阳;;几种药剂配方对红富士苹果病害的防效试验[J];落叶果树;2009年01期 |
18 |
汪来发,邱德勋;Psedomonas sp.A03处理种子防治杉木和云杉幼苗立枯病(Phizoctonia solani)[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
19 |
冯森,方水美,沈长春,姚桂祥,阮福顺,林金群;萤光网线在双船底拖网上的应用研究[J];福建水产;1996年01期 |
20 |
谢关林,吴芝仙,余雪芳,苗东华;菲律宾吕宋岛和中国浙江省的稻种非致病假单胞杆菌及相关细菌多样性研究[J];中国水稻科学;199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