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新技术探讨及应用

赵艳华  
【摘要】:目的研究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行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CMRA)的成像技术,并分析影响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质量控制和参数优化。方法采用外周门控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3d-FIESTA),呼气末屏气扫描,结合脂肪抑制,呼吸导航及心电门控技术对27例受检者进行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结果冠状动脉主干、右冠状动脉近中段显示满意率为92.59%(25/27),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冠脉内血栓、斑块显示好。结论 3d-FIESTA对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显示满意,定位、线圈、序列、呼吸导航、触发延迟时间(TD)等参数是影响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的关键因素。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水斌;林毅;胡添松;尹伊君;;小儿颅脑磁共振成像扫描策略[J];实用医技杂志;2011年08期
2 沈孝翠;许海兵;;磁共振成像检查中的质量控制[J];实用医技杂志;2011年08期
3 ;《轻松学习磁共振成像100问》已出版[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1年03期
4 顾欣;李学文;郑旭媛;宗洁;崔兰柱;卢刚;杨晓芸;;冠脉CTA检查全程的质量控制[J];医疗卫生装备;2011年06期
5 ;《轻松学习磁共振成像100问》已出版[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1年04期
6 胡跃春;曾秋华;刘晓明;;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MRI诊断[J];罕少疾病杂志;2011年03期
7 杨贵将;刘智明;刘晓华;;巨大卵巢甲状腺肿并囊性变1例[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年08期
8 李光宇;彭汉华;;22例子宫肌瘤的低场MRI表现及诊断分析[J];北方药学;2011年05期
9 夏晓萍;戚乐;叶文琦;蒋妙;刘妙娥;钟秋媛;丁建平;;椎间盘的磁共振研究进展[J];健康研究;2011年03期
10 周芹;陈立松;;TBA-4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检验质量控制[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年03期
11 张瑾;欧阳汉;陈雁;戴景蕊;周纯武;;乳头状肾细胞癌的MRI表现[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年05期
12 张晓玲;;疗养院卫生装备质量控制的做法[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年06期
13 康慧琦;李琳;;中草药混乱状况与质量控制浅探[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年08期
14 白光辉;江心;邹爱国;严志汉;张弦;虞志康;;磁共振对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1年07期
15 靳二虎;;《人体磁共振成像解剖变异》已出版[J];磁共振成像;2011年04期
16 刘焦枝;;脑囊虫病的MRI表现及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25期
17 任翠;薛华丹;;磁共振成像在宫颈癌的临床应用[J];协和医学杂志;2011年03期
18 陈翰高;;磁共振成像的基本知识及临床应用[J];广西医学;1995年04期
19 龚良庚;夏黎明;李治群;李连东;黄璐;庞颖;阮磊;;兔术后心脏与周围组织粘连程度对心功能的影响及MRI表现[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4期
20 赵飞;;白血病颅神经侵润MR表现[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富增;;磁共振成像图像的质量控制探讨[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坚;;63例冠状动脉CTA检查失败原因与对策[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储珍玉;宋建平;;冠状动脉三支病变不同血运重建方式的疗效比较[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王蒨;焦建;张丽军;;同机融合影像与单一影像评价冠状动脉功能异常的对比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5 赵云;汪令生;瞿凯旋;;护理干预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中的作用[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9届全国糖尿病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9届全国血液净化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胡莹莹;;256层螺旋CT前置与后置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的初步研究[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程流泉;高元桂;赵锡海;王新疆;马林;;呼吸导航回波触发冠状动脉MRA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8 储珍玉;宋建平;;冠状动脉三支病变不同血运重建方式的疗效比较[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孙新海;史志涛;陈月芹;张谷青;李慧;王玉红;;双源CT在心率过速、心律不齐患者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10 卢刚;顾欣;袁滨;冯凯琳;;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病人心率控制[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锡钢;脑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的质量控制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2 李治群;冠状动脉管壁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的临床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唐立钧;无创性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4 恽虹;3.0T超高场强磁共振成像在冠状动脉狭窄及冠状动脉微栓塞研究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1年
5 吴松锋;蛋白质组表达谱基本生物信息学研究及全蛋白质组等电点分布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6 孙希杰;兔VX2肝癌模型动态量化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与病理的对照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7 顾倩;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制备和体外磁共振信号测试[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8 赖灿;磁共振弥散张量白质纤维束示踪成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D];浙江大学;2006年
9 方可;锰离子增强磁共振成像(MEMRI)技术及其在研究大鼠嗅觉和脑缺血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5年
10 凌宁生;基于现代中药的胃肠安丸的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凤超;国人踝臂指数预测冠状动脉严重程度的meta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2 李玉芝;冠状动脉造影与多排螺旋CT对冠心病诊断的对比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0年
3 苏增存;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诊断价值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王刚;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影像学评价及基因干扰防治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5 黄桂玲;256层螺旋CT前置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低剂量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段杨;硫化氢对离体猪冠状动脉张力的调节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7 王锦达;应用双球囊灌注导管局部注射紫杉醇预防犬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8 李潇;DSCT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评价[D];昆明医学院;2010年
9 苏强;冠状动脉微栓塞致心肌细胞凋亡及心功能损伤的死亡受体途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10 穆磊;重叠雷帕霉素可降解聚合物涂层药物支架治疗冠状动脉长病变的临床和造影结果[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冬;玻璃纤维用于医学磁共振成像[N];中国建材报;2010年
2 安徽省兽药饲料监察所 钱志平 张劲松;GMP过关只是质量控制走出的第一步[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5年
3 刘言成;磁共振成像联合动态检查临床效果显著[N];科技日报;2009年
4 张宁;天津召开三普质量控制工作会议[N];中国文物报;2009年
5 潘博;审计档案的质量控制(第九讲)[N];中国审计报;2005年
6 王建;必须加强城市排水管道工程的质量控制[N];承德日报;2009年
7 通讯员邹金明;州医院加强质量控制保医疗安全[N];博尔塔拉报;2010年
8 常丽君;新成像技术能高清显示冠状动脉详情[N];科技日报;2011年
9 纪准培;磁共振成像是怎么回事[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10 记者 李艳;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质量控制专题座谈会在西安召开[N];中国文物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