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紫杉醇周围神经毒性临床观察

赵惠  任芳  郭艳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冯献斌;沈永奇;;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防治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年13期
2 梁立云;;紫杉醇化疗致心律失常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1年25期
3 赵明;李安民;常津;王汉杰;梁树立;张嘉靖;闫润民;;改性壳聚糖包载的磁性紫杉醇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对恶性脑胶质细胞瘤的抑制作用[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1年03期
4 郭美卿;范海南;杨志强;许鑫华;;镁合金支架双重可控释放涂层的制备及药物释放性能研究[J];材料导报;2011年10期
5 尹晓强;霍美蓉;周建平;邹爱峰;李静;彭晓铃;;烷基化白蛋白的合成、表征以及对难溶性抗肿瘤药物的负载[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6 于春芳;杨德宣;李琳娜;张庆林;袁守军;;诺福素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的体内外抗癌药效学研究[J];解放军药学学报;2011年04期
7 王晓琳;;晚期前列腺癌治疗药——Zytiga[J];齐鲁药事;2011年07期
8 张学玉;曲玮;梁敬钰;;红豆杉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11年06期
9 聂晓静;赵筱萍;王毅;;基于荧光图像的抗肿瘤细胞迁移药物筛选方法[J];药学学报;2011年07期
10 王利军;胡海峰;;埃博霉素B、D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2011年07期
11 王瑛蕾;梁爱华;;P-糖蛋白水平上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1年14期
12 段丹丹;;曲妥珠单抗的不良反应及处理[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年08期
13 ;《中国药学杂志》2011年第14期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试题[J];中国药学杂志;2011年14期
14 吴玲;彭娟;;新型非紫杉类微管动力抑制剂——Eribulin的研究进展[J];肿瘤药学;2011年04期
15 蒲晓辉;张晓;孙进;何仲贵;;纳米混悬剂的应用及体内外行为研究进展[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4期
16 吴开智;汤继辉;;血清白蛋白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11年10期
17 屠哲玮;陶一飞;董缙;徐云根;;细胞毒药物与肿瘤血管生成[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1年07期
18 郭冬梅;李冲;;吉西他滨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13期
19 贾荣娣;徐遥;;曲妥珠单抗引起过敏样反应[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1年03期
20 林小燕;郑建伟;侯培锋;施纯玫;杨升;赖金火;郑知文;陈强;;奥沙利铂特殊毒性变态反应临床观察[J];中国肿瘤;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敏;朱珠;傅强;李大魁;;大鼠肝药酶活性改变对紫杉醇药物动力学的影响[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吴映蓉;张红银;;PVC软输液袋对紫杉醇稳定性影响和其中DEHP溶出量考察[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3 吕妍;岑函婧;覃小玲;毕惠嫦;黄民;陈孝;;紫杉醇联合淫羊藿提取物经Caco-2细胞转运机制及药代动力学研究[A];2008第十一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金晶;钟国平;潘莹;刘柏东;毕惠嫦;赵立子;黄民;;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紫杉醇浓度[A];2008第十一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赖洵;华映坤;沈晓梅;宋建新;史克倩;闻艳;;紫杉醇联合干扰素á-2b对K652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A];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6 黄芒莉;熊纬;肖文华;;紫杉醇的致畸性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届全国药物毒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衣淑珍;;紫杉醇引起严重过敏反应1例[A];2008第十一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8 闫润民;梁超;赵明;张嘉靖;;紫杉醇纳米微粒磁靶向脑内分布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朱梅;刘政;谭开彬;付赤学;高云华;梁红敏;李睿;;一种高疗效纳米级紫杉醇超声造影微泡的制备及应用[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七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学术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冯爱娟;宋进峰;杨太成;刘耘;;紫杉醇的研究与临床应用新进展[A];第十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琴;云南红豆杉枝叶化学成分和紫杉醇半合成及其类似物构效关系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5年
2 孟刚;紫杉醇及顺铂诱导MCF-7/ADR和Hela细胞调亡及其与凋亡相关蛋白和Ca2+的关系[D];安徽医科大学;2001年
3 朱陵君;小檗胺与紫杉醇纳米微球的构建及其体外协同抑瘤效应评价[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4 顾军;新型紫杉醇类似物的合成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5 刘刚;抗癌药物紫杉醇和免疫增强剂胞壁酰二肽共轭物的化学生物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6 袁林;紫杉醇免疫佐剂作用与机理的初步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马桂蕾;局部抗肿瘤用紫杉醇PCL/F68载药微球和纳米粒[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8 金成;放射增敏剂依他硝唑/紫杉醇联合应用及其纳米粒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9 于君丽;免疫增强剂的筛选和相关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10 张晓燕;卵泡刺激素受体靶向的卵巢癌纳米化疗给药系统的研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如大;紫杉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制备和逆转多药耐药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2 孙端方;产紫杉醇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活性实验[D];贵州大学;2008年
3 李春雷;基于微管蛋白抗肿瘤活性物质靶向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应用[D];昆明医学院;2007年
4 丁大伟;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的体外药效和药代动力学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杨瑞;紫杉醇长循环热敏脂质体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6 龚金兰;肿瘤靶向性药物载体叶酸—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特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7 杜坡;紫杉醇嵌段共聚物胶束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7年
8 孙爱平;喷雾干燥法制备聚乳酸载药微球及其药物释放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9 韩智星;乳腺癌靶向药物的制备与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陈帅;腔内注射紫杉醇对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作用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同己;紫杉醇的不良反应[N];中国医药报;2003年
2 记者 蔡忠仁;我开发高纯度紫杉醇提取技术[N];中国化工报;2008年
3 于洋 记者 李泳沩;高分子紫杉醇键合药研究获新进展[N];吉林日报;2010年
4 桑叶;避免过敏反应紫杉醇披上了“糖衣”[N];健康报;2009年
5 庄愉;紫杉醇抗癌以外的功用[N];中药报;2000年
6 高淑华 王建华;紫杉醇:不再稀有[N];医药经济报;2001年
7 陈列欢;Abraxane比紫杉醇更好的抗癌新药[N];医药经济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吴洁;抗癌新药紫杉醇原料基地今何在[N];科技日报;2002年
9 高淑华 王建华;生物工程方法大规模生产紫杉醇的可行途径被找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10 蒲家彬;寻求平衡 大有学问[N];科技日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