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敦煌文书看唐代前期的和籴制度
【摘要】:正 和籴是唐代政府征集粮食的一种重要手段,与当时的国计民生,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关于唐代前期和籴的性质和作用,史学界的意见很不一致,或认为是建立在政府强制农民基础上的一种变相赋税;或认为是政府和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由政府于时价外加估收购农民的剩余粮食.产生这种分歧意见的原因,一是由于史书关于和籴的记载过分简略,一是由于对现存有关和籴问题的敦煌文书理解不一.为了对唐代和籴制度的实施状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我们认为有必要将史书记载与敦煌文书结合起来,进行全面的考察.
|
|
|
|
1 |
李子龙;;汪伦小考[A];唐代文学研究——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
2 |
陈铁民;;由新发现的韦济墓志看杜甫天宝中的行止[A];唐代文学研究(第五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暨第六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
3 |
竺岳兵;;《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旨新解[A];唐代文学研究(第六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唐代文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4年 |
4 |
李志贤;;再论两税法与建中初年党争之关系[A];中国中古史论集——中国中古社会变迁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
5 |
胡大浚;;梁肃的文学观[A];唐代文学研究(第九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
6 |
李志强;;未央确是好地方[A];司马迁与《史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
7 |
张金涛;;略论妈祖信仰的当代功能[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03年 |
8 |
罗速飞;许映林;李玉平;;使用GPS测布水利枢纽区独立控制网的几点体会[A];全国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研讨交流会专辑[C];2003年 |
9 |
严煜;;团结、进取、创新[A];绝热隔音材料轻质建筑板材新产品新技术论文集[C];2003年 |
10 |
李太安;;天宝公路廊道生态景观的空间规划建议[A];生态环保公路现场技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04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