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藻类及嗅味物质生产性试验分析

杨飞飞  张亚娟  方月英  余沛芝  陈琳琳  陆坤  许小燕  刘玉红  关永年  FANJO Sabo  刘洪波  
【摘要】:为了解不同时期阳澄湖原水中藻类及嗅味物质的变化情况,解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于2017年4月~10月对阳澄湖原水中藻类、腐殖质、2-甲基异莰醇、土臭素等物质进行了连续监测,分析饮用水处理过程中藻类的去除情况,优化生产工艺,高效去除藻类的同时控制水中嗅味物质生成,提升水质,保障供水安全。结果表明,气温的增加有利于藻类繁殖,藻类生长旺盛时期,水中的腐殖质、2-甲基异莰醇、土臭素含量相应升高,各种物质浓度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规律存在一定差异。春季养殖活动以及底泥中微生物共同作用可能是引起2-甲基异莰醇增加的主要原因,夏季嗅味物质的产生主要来源于藻类。工艺除藻过程中,次氯酸钠对藻类的去除率可高达97.24%,高锰酸钾对藻类去除率仅为28.16%。次氯酸钠除藻效果明显优于高锰酸钾,结合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可去除藻毒素等有机物质,降低二次污染风险。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杨飞飞;张亚娟;方月英;余沛芝;陈琳琳;陆坤;许小燕;刘玉红;关永年;FANJO Sabo;刘洪波;;藻类及嗅味物质生产性试验分析[J];净水技术;2019年02期
2 唐敏康;贺玲;黎雷;王先云;卢宁;赵来财;;顶空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饮用水源5种典型嗅味物质[J];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5年05期
3 辛晓东;王明泉;赵清华;孙韶华;贾瑞宝;;饮用水嗅味物质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给水排水;2013年14期
4 陈罡;蔡海江;韩琳;张伟;;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2种嗅味物质前处理方法探讨[J];工业水处理;2019年01期
5 张杨;张福全;王宇;吴宁;刘静;;嗅味层次感官分析法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年20期
6 马晓雁;李军;李青松;倪永炯;陈晨;高乃云;;杭州市水源中藻类衍生嗅味污染及其释放特征[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4年05期
7 成银;高乃云;张可佳;;硫醚类嗅味物质的检测和去除技术研究进展[J];四川环境;2011年02期
8 翁皓琳;肖冠芳;葛孝新;田庆余;王文娟;贾瑞宝;;高密孚日水厂化学预氧化法去除嗅味物质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6年S1期
9 陈蓓蓓;高乃云;马晓雁;徐斌;;饮用水中嗅味物质—土臭素和二甲基异冰片去除技术[J];四川环境;2007年03期
10 马晓雁;唐凯;陈晨;宋亚丽;李青松;高乃云;;非严格厌氧环境中高藻水次生嗅味污染特征[J];中国给水排水;2013年21期
11 李伟光,李大鹏,张金松;用粉末活性炭去除饮用水中嗅味[J];中国给水排水;2002年04期
12 黄林;詹健;王晓玭;;高锰酸钾—粉末活性炭联用去除水体嗅味的实验研究[J];江西化工;2008年03期
13 吕强;魏群山;黄鑫;杨凯;武洋;唐立朋;贾泽宇;于建伟;石宝友;;应对南方某水厂土霉嗅味的活性炭技术[J];环境工程学报;2018年11期
14 纪荣平,吕锡武,李先宁;富营养化水源水中嗅味物质的去除技术[J];给水排水;2004年10期
15 张锦,李圭白,陈忠林;高锰酸钾复合药剂去除放线菌嗅味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2年03期
16 陈海涵;武道吉;王占金;宋武昌;孙韶华;贾瑞宝;;高级氧化技术去除水中嗅味物质土臭素及2-甲基异冰片的研究现状[J];净水技术;2015年06期
17 王代平;胡海修;康伟;;预O_3-BAC与O_3-BAC工艺处理含嗅味水的试验研究[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8 向修传;陈亚明;;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FID方法分析给水工艺对嗅味物质去除规律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2010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嘉健;吴梓昊;方晶云;;UV/氯高级氧化技术对水中嗅味物质的降解动力学研究[A];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5年
2 刘嘉健;吴梓昊;方晶云;;UV/氯高级氧化技术对水中嗅味物质的降解动力学研究[A];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5年
3 何忠喜;;近城风景区交通系统规划探讨——以苏州阳澄湖半岛为例[A];公交优先与缓堵对策——中国城市交通规划2012年年会暨第26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克虎;太湖流域某市水源水及制水工艺中嗅味物质的动态变化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2 赵来财;基于硫酸根自由基的饮用水嗅味物质的去除及控制技术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6年
3 韩珊珊;凹凸棒土吸附与强化混凝去除水中嗅味物质的效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黄林;某县饮用水产生嗅味的成因及处理方法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5 王乐;臭氧—活性炭去除饮用水中嗅味物质的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5年
6 李婷;三维电极—活性炭纤维去除水中典型嗅味物质二甲基异莰醇[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7 李俊民;粉末活性炭吸附及强化混凝去除水中嗅味物质的效能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5年
8 杨茜;不同粒径粉末活性炭吸附嗅味物质实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9 徐琛宇;臭氧预氧化去除饮用水中嗅味物质效果与机理的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5年
10 张亚峰;硫酸根自由基降解饮用水中典型嗅味物质2-MIB的效能及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汀;“新难点”引发新技术[N];中国建设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