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对浮游微藻群落结构及生态功能的影响研究
【摘要】:2009年春季和秋季对广州市南沙区14涌和19涌以人工种植红树植物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为主的湿地水体中的浮游微藻进行采样调查,从种类数、丰度、门类组成和多样性指数对微藻进行群落结构及其生态功能的分析研究,并以此对湿地水质进行评价和从藻类的角度分析无瓣海桑对湿地水体的净化功能。结果显示,微藻种类极其丰富,共鉴定出8门92属338种,总丰度在105~107个/L数量级,其中以19涌湿地公园无瓣海桑林内微藻丰度最高,达9.45×106~1.20×107个/L,为超富营养水平。14涌和19涌都存在着有机污染现象,但14涌湿地水质要优于19涌,主要与其内水文条件较优有关。无瓣海桑如果在较封闭的水体环境中易产生较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在管理人工红树林湿地时应注意保证林内与林外水体的流通。
|
|
|
|
1 |
郭春燕;冯佳;谢树莲;;山西晋阳湖浮游藻类分布的时空格局及水质分析[J];湖泊科学;2010年02期 |
2 |
陈立婧;顾静;张饮江;彭自然;何培民;;上海世博园白莲泾浮游藻类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研究[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
3 |
黄齐欣;刘玉;黄少峰;廖宝文;李飞;;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对浮游微藻群落结构及生态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
4 |
宋晓兰;刘正文;蒋伟伟;;沉积物再悬浮对浮游藻类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英文)[J];生态科学;2008年05期 |
5 |
武发思;葛亮;蔡泽平;冯虎元;;甘肃省苏干湖浮游植物多样性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8年12期 |
6 |
雷安平,施之新,魏印心;武汉东湖浮游藻类物种多样性的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03年02期 |
7 |
张忠华;胡刚;梁士楚;;广西红树林资源与保护[J];海洋环境科学;2007年03期 |
8 |
李凤超;曹卫荣;康现江;;自由生活的异养鞭毛虫多样性及生态功能[J];生态学报;2009年09期 |
9 |
刘玉,吴群河,陈新庚;湛江海域浮游藻类生态及其多样性[J];海洋环境科学;1994年03期 |
10 |
刘玉,李适宇,李耀初,谢镜明;仙湖浮游藻类生态现状及其富营养化评价[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S2期 |
11 |
刘贞秋;蒙仁宪;;巢湖浮游藻类的初步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4期 |
12 |
董娟;何晓红;李大平;张雅舒;陶勇;;太湖梅梁湾附生细菌和游离细菌群落结构分析[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1年01期 |
13 |
王法云;崔波;薛金鼎;明德志;陈明发;;豫南丘陵山区水体浮游藻类资源调查初报[J];河南科学;1992年02期 |
14 |
王明书;枯水期嘉陵江小三峡浮游藻类组成特征与水体质量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1期 |
15 |
吴国瑄,朱伟林,黄正吉,黎明碧;湖相沉积浮游藻类及有机质类型与烃源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
16 |
杨广杏,李适宇,李耀初,谢镜明;肇庆市七星岩里湖水化学因子相关性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0年05期 |
17 |
刘玉,李适宇,董燕红,吴仁海,陈新庚;珠江口浮游藻类生态及与关键水质因子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02年03期 |
18 |
沈军;许仁鑫;周忠泽;陈元启;孙庆业;许李林;赵秀侠;宗梅;;安徽升金湖冬季浮游藻类多样性初步研究[J];生物学杂志;2009年03期 |
19 |
杨璐;罗传龙;罗红霞;;镜湖浮游藻类的监测及水质评价[J];科技促进发展;2009年12期 |
20 |
贾昌虎;邹法俊;陈向明;孙朝琴;吴善兵;于清;余国忠;;河南省南湾水库浮游藻类的演替特征研究[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