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取代)苯氧乙基)-1H-1,2,3-三氮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摘要】:设计并合成了8个未曾见文献报道的1-(2-(4-取代)苯氧乙基)-1H-1,2,3-三氮唑衍生物,并通过NMR、IR、MS确认了化合物的结构。以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为参照物,对8个化合物进行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的体外抑制活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其中一种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一定的抗菌活性(M IC50=64μg/mL)。
|
|
|
|
1 |
张泰贵;广西第二、四、六地质队及区调队提交的一比五万区调报告通过评审验收[J];南方国土资源;1986年01期 |
2 |
陈庆华;;1,3-偶极环加成反应在有机合成方面的新进展[J];有机化学;1988年03期 |
3 |
袁黎明,宋文骏;1,9-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壬二酮-[1,9]与TOPO协同萃取钍(Ⅳ)机理的研究[J];核化学与放射化学;1990年03期 |
4 |
徐菊华;从合成子角度讨论Diels-Alder反应[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6期 |
5 |
钱祥荣,陈明星,陈利,金慧娟,陈丽君,许桂琴;快淬Sm_(20)Fe_(70)Ti_(10)永磁合金的穆斯堡尔效应研究[J];核技术;1992年08期 |
6 |
钟培基,李谷民;试论区调对地质工作的调控[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992年02期 |
7 |
李先春,王敦清;季胺淀粉醚生产控制分析方法的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2期 |
8 |
贺振华,李永昭,南炳泉;地质院校参加区域地质调查是实现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重要途径[J];中国地质教育;1994年04期 |
9 |
曾百肇,廖亮,张玉清;1,4-二巯基苏糖醇与磷钼黄的反应机理及该反应的分析意义[J];分析化学;1995年08期 |
10 |
丛威,陆九芳,李以圭;微扰理论非原始模型用于1:1价单一电解质水溶液[J];化学学报;1996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