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淳生;超声电机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研究与发展[J];振动、测试与诊断;2005年03期 |
2 |
陈在礼;李有光;;新型行波超声电机设计[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
3 |
张健滔;黄卫清;朱华;赵淳生;;基于弯振模态的螺纹杆式直线超声电机(英文)[J];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2009年02期 |
4 |
张东华;陈在礼;陈维山;杨青;;新型锥面驱动超声电机的实验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
5 |
李有光;陈在礼;陈维山;谢涛;刘军考;;柱面驱动新型行波超声电机的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
6 |
赵淳生;;对发展我国超声电机技术的若干建议[J];微电机;2006年02期 |
7 |
金家楣;张建辉;赵淳生;;新型多轴旋转超声电机原理[J];振动、测试与诊断;2008年04期 |
8 |
郭辉,谭台哲,宁新宝;面内行波超声电机定子表面质点运动轨迹与电机转矩[J];摩擦学学报;2002年05期 |
9 |
朱华,陈志华,黄卫清,赵淳生;行波型超声电机速度测控系统的研究[J];压电与声光;2003年03期 |
10 |
赵淳生;21世纪超声电机技术展望[J];振动.测试与诊断;2000年01期 |
11 |
杨淇,杨明,阙沛文;大力矩超声电机[J];应用声学;2001年03期 |
12 |
陈志华,赵淳生;超声电机控制中的若干关键问题[J];微特电机;2002年06期 |
13 |
马相林,黄卫清,赵淳生;一种新型杆式行波型超声电机的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4年09期 |
14 |
YukihikoIse,冯锦堂;行波超声电机可提供高的转换效率[J];压电与声光;1987年02期 |
15 |
周斌,李志钧,赵淳生;基于DDS的超声电机驱动电源[J];压电与声光;2002年03期 |
16 |
陈志华,赵淳生;基于DSP的超声电机测控平台的研究[J];压电与声光;2003年06期 |
17 |
郭辉,宁新宝,赵淳生;薄型超声电机与定子振动模态的激发[J];应用力学学报;2004年04期 |
18 |
赵向东,陈波,赵淳生;旋转行波超声电机非线性摩擦界面模型[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
19 |
程昱,徐文立,钟宜生,雷伏容;基于参考模型的超声电机模糊自适应控制[J];压电与声光;2003年03期 |
20 |
赵向东,刘长青,孙合明,赵淳生;行波超声电机摩擦界面的输出特性[J];微特电机;2000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