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绿地植被的吸热降温效益评估
【摘要】:城市绿地夏季高温时具有明显降温作用。但现有研究侧重降温效应观测及其影响因子解析,而对绿地降温效益与人居环境需求的空间一致性鲜有研究。以上海市为例,基于高分卫星影像与样地观测数据,采用植被蒸腾吸热经验模型评估了城市绿地夏季降温效益,并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量化了绿地降温效益与空气温度及人口分布的空间耦合程度。结果表明:2017年上海城市绿地面积为10.45万hm~2,夏季(6-9月)绿地植被吸热量可达8.49×10~(15)J,相当于节约夏季空调降温的经济价值为14.57亿元,其中46%和33%的绿地降温效益来自阔叶林与混交林;浦东新区、崇明区和奉贤区的绿地植被合计贡献了67%的降温效益,但虹口、黄浦、徐汇等中心城区绿地的单位面积降温效益较高。更需关注的是,绿地植被降温效益与人居环境需求表现出局部地区的空间不一致,其中28.62%的地区植被降温效益与空气温度处于低耦合状态,7.31%的地区植被降温效益与人口密度为低耦合水平,且均集中分布在中心城区。因此,重点提升中心城区绿地植被降温功能,并规划建设周边绿地降温效益的空间辐射通道,是上海城市生态空间优化的重要方向。
|
|
|
|
1 |
杨伟;马腾耀;;城市绿地斑块对周边热环境影响研究——以太原市为例[J];价值工程;2017年26期 |
2 |
罗琳玲;易桂花;张廷斌;李景吉;王海军;别小娟;王娜;杜清江;;内蒙古植被长势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测绘科学;2021年05期 |
3 |
王连喜,杨有林,何雨红,郑有飞;气候变化和植被关系研究方法探讨[J];生态学杂志;2003年01期 |
4 |
侯美亭;赵海燕;王筝;延晓冬;;基于卫星遥感的植被NDVI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进展[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3年03期 |
5 |
王宗明;国志兴;宋开山;罗玲;张柏;刘殿伟;黄妮;任春颖;;中国东北地区植被NDV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生态学杂志;2009年06期 |
6 |
陈星;雷鸣;汤剑平;;地表植被改变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模拟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6年10期 |
7 |
齐述华,王长耀,牛铮,刘正军;利用NDVI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植被长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J];地理科学进展;2004年03期 |
8 |
陈明;D. Pollard;;一个上壤-植被-大气双向耦合模式的发展及应用[J];科学通报;2003年S2期 |
9 |
刘俊峰,苏英;甘肃平凉地区约80万年以来的植被与气候变迁[J];地理研究;1994年04期 |
10 |
李丹利;李龙国;贺宇欣;苟思;赵娜娜;;基于遥感数据的若尔盖地区2001—2015年植被生育期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分析[J];工程科学与技术;2019年01期 |
11 |
刘永强;;植被对干旱趋势的影响[J];大气科学;2016年01期 |
12 |
陆一帆;;近30年来渭河流域植被与气候变化互影响模式的探寻分析[J];北京测绘;2016年05期 |
13 |
姜纬驰;高乃平;贺启滨;李雨桐;;植被传热机理及其改善城市热环境效果分析[J];建筑科学;2015年02期 |
14 |
俞淼;陈海山;孙照渤;;动态植被模型模拟的植被季节变化及其评估[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1年01期 |
15 |
尹协远,J.D.Lin;植被内部及其上方湍流场的数值模拟[J];气象学报;1988年02期 |
16 |
郭建侠,郑有飞,杜继稳;植被对环境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思路综述[J];陕西气象;2002年04期 |
17 |
吕建华,季劲钧;青藏高原大气-植被相互作用的模拟试验 Ⅱ.植被叶面积指数和净初级生产力[J];大气科学;2002年02期 |
18 |
李良序,赵兵科,汪景春,镨拉提;植被光谱与植被遥感参数综述[J];新疆气象;1995年01期 |
|